秋分之后吃“五宝”,滋阴润燥身体好
秋天到了,食补是养生的好方法。那么秋天进补吃什么才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第一润补——山药
每个季节都讲补,但进补方式不一样,春天温补、夏天清补、秋天要润补。秋季最佳的润补食物是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一定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所以对心血管的维护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山药还富含膳食纤维,对促进肠蠕动也有帮助,是肠道的清洁夫。
最佳吃法:蒸食、做汤、炒菜均可。蒸着吃相对来说营养损失最少。
二、第一鲜菜——莲藕
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莲藕,毫无疑问地成为时下的“当家菜”。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同时藕节还有一定的止血功效。当然,别忘了荷莲一身宝,莲子煲汤、煮粥可是镇静安神的好食材,荷叶泡茶则有助于降脂减肥。
三、第一坚果——花生
俗话说,“常吃花生能养生。”秋季果实中,最具明星气质的当属有“长寿果”之称的花生。花生含有很多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我们降脂降糖有一定的好处;花生富含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再一个花生里边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对我们润泽肌肤也是有帮助的。
最佳吃法: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不要剥去红色内皮。花生的红色内皮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K.有一定的止血、凝血的作用,对容易出血的人,尤其是腿上、胳膊上一碰就容易出现血瘀的人来说,可以常吃煮花生。
四、第一养生米——糯米
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对于中气虚、脾胃弱,经常腹泻的人来说,糯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糯米在主食里含钙较高,有补骨健齿的作用。可将黑糯米浸泡后装入布袋,用线扎紧,然后与猪骨等一起炖煮,熟后喝汤,再将袋中糯米取出,分数次煮粥吃,还有养胃的作用。
最佳吃法: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黑糯米煮枸杞,可治肝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黑豆同煮效果更好。糯米不易消化,老人、小孩不宜多吃。糯米有收敛作用,如吃糯米导致便秘,可以喝点萝卜汤化解。
五、第一水果——秋梨
从祖国医学角度讲,白者入肺,秋天应多选择白色的食物。八月十五过后,正是梨子上市的时候。民间有句谚语:“一颗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为多”,用应季的秋梨,配上一些具有润肺养阴、止咳化痰等作用的中药和食品,比如茯苓、川贝、麦冬、蜂蜜等,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就成为闻名遐迩的秋梨膏。
最佳吃法:取鲜雪梨适量切碎,榨汁备用。梨渣加水煎煮2次至昧尽,合并煎液,滤过,与梨汁浓缩,再加倍量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含服或冲饮。功效:可清肺泄热,润燥止渴,用于肺燥干咳、久咳、咽部干痒、胸痛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滋阴润燥 山药 莲藕 花生 糯米 秋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诗词中的山药与养生膳饮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