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始白露,“白露食白”抗燥又润肺
进入白露节气后,秋风瑟瑟,气温下降较快。所以民间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之语。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而南方则会出现低温连阴雨的情况,因此养生保健也要因地制宜。
春秋时期,无名氏作《蒹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唐代诗仙李白《玉阶怨》中说“玉阶生白露,夜外侵罗袜”;公元 759 年秋季的一天,杜甫在甘肃天水市也写了一首诗,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们都说着同一个时节——白露。
每年阳历的九月初,白露不期而至。草叶上的露水因秋夜的寒凉而凝结成白色的霜,便是白露的由来。诗中的白露不乏浪漫,风轻、云淡、天高、水长,仿佛白露就是为丰满秋天而来的。而民间也非常喜爱白露这个节气,因为凉爽的秋风悄然而至,炎热的夏天就要结束了。秋始白露,白露为秋。
这个特殊的节气,演绎了很多民俗,与生产、生活、健康和文化息息相关。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有“白露食白”的民俗,它是众多节气民俗中最为有趣的一个,与养生保健密不可分,延续至今。白露这天像过节一样,人们会上山自采一些比较熟悉的带“白”的草药,如白茅根、白芍、白茯苓、白术、白芨、白芍等,也有人会买一些带“白”字或色白的食药两用植物,如白百合、白山药、白萝卜、白扁豆等,与白毛鸡或白毛鸭一起炖食,俗称“十样白”。民间传说,白露日吃白色的东西,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细细想来,不无道理。其一,信则灵,有时候,心理滋补的功效是巨大的;其二,用中医的思维来看,白露是秋天的开始,而秋属金,金五行对应色白,白入肺。秋天食用白色的食物,可以润肺,抗秋燥;其三,“十样白”绝非信手拈来,而是通过实践约定成俗,适宜秋天滋补的东西。
鸡鸭作为炎炎夏季之后的补品,其滋补效果已成共识,不再赘述。我们单说那些带“白”字的植物。先看山药,性平、味甘,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气养血,既为食又为药;再看白萝卜,食为萝卜,药为莱菔,其色白,属金,入肺,味甘、辛性平,归肺、脾经,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的作用;百合色白,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特别对阴虚久咳、痰中带血有很好治疗作用;白茅根归肺经,平喘止咳、清热生津、利尿通淋;茯苓配白术,可治痰湿入络,再配以党参、山药,可补肺脾,治气虚;白芨的补肺功效,在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中就有记载,当时台州一监狱中有囚犯肺部受伤咯血,狱吏以白及磨粉调米汤喂食,数周后便痊愈;白扁豆含丰富的蛋白、脂肪和维生素,除了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健脾化湿消暑作用,最适合对刚刚度过炎热夏季的人们进行身体调理。
“十样白”,没有哪一样不与秋天相关,没有哪一样不与脾肺相息。所以,千万莫小看“白露食白”这一民俗,其中藏着养生保健的大道理。在即将到来的九月,在白露到来的时节,我们不妨以“白露食白”的民俗方式,感受一下传统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妨以吃美食的方式,传承中国独有的节气民俗文化。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白露 白露食白 白百合 白山药 白萝卜 白扁豆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白露天高云淡日,此时“食白”正当时 下一篇:白露养生三注意,保暖秋燥多运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