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中西医防治
每每体检过后,就会有人拿着报告在网上咨询,颈动脉长了斑块要治疗吗?可以吃中药消除吗?严重了该怎么办?
虽然多数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只出现头晕、头痛等,但还是需要积极防治。颈动脉硬化严重者会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常说的“中风”。 积极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最大的意义就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也等同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预防。 所以,对于已经有颈动脉硬化的人来说,要抓紧治疗。
虫类药可治疗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硬化在中医学中,一般是按照“眩晕”“痰浊”“中风”等进行辨证论治,可分为虚证和实证。
虚证比如精气血亏虚,精微不能上荣头窍;实证多与风、火、痰、瘀等扰乱气机相关。
中医药治疗的原则不外乎补虚泄实、调整阴阳,针对具体的病机,虚的当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即给巧妇以米;实的则应平肝潜阳,化痰行瘀。临床有一类治疗颈动脉硬化药物,备受青睐,就是虫类药,如全蝎、水蛭、蜈蚣、地龙等。这类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血通络,可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缓解症状。
针灸按摩可改善病情
针灸对于颈动脉硬化是有一定效果的。参照眩晕的治疗,实证多以百会穴、风池穴、内关穴、太冲穴为主穴;虚证则多以百会穴、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足三里穴为主穴,并且随证加减。也有医生会选用人迎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药物联合针刺治疗,斑块消退会更加明显,且能促使易损斑块稳定。当然针灸这种治疗方法,建议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
对于自己想要在家做保健的人来说,可以做穴位按摩、刮痧、中药足浴等。最简单的穴位按摩,可参考针灸选穴,沿头维穴、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天柱穴、人迎穴、肩井穴、肩髃穴、臂臑穴、曲池穴、内关穴、神门穴、合谷穴等进行按压,能很好改善颈动脉两侧血流量。
药物治疗需监测肝肾功能
现代医学治疗颈动脉硬化,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对于血脂高的患者来说,应该吃他汀类降脂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吃药的时候,要定期检测肝功能。但这类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横纹肌溶解,万一出现了肌肉的酸痛,要抓紧去医院检查。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对于已有冠心病的患者,一般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药物, 属于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展。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可能会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也可能加重出血倾向,如果最近大便发黑,就要重视起来了。
如果已经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及阻塞者,可应用如一些抗凝药物,比如肝素、华法林等。 现在临床还有一些新型的口服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抗凝药物最大的不良反应自然是出血,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有没有牙龈出血、大便发黑之类的情况,还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凝血。
如果血管狭窄的程度较重或闭塞,需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就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全身麻醉下将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进行剥除,类似于将下水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当然也可以采取介入的方法,叫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S),在局部麻醉于病变位置放置支架,类似于在变窄的水管内放置架子将管道撑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颈动脉硬化 眩晕 痰浊 中风 精气血亏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