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五苓散治疗眩晕的探讨
丁某,48岁,2019年1月6日初诊:患者因“头晕3月”来诊。3个月前生气后出现眩晕,时有天旋地转感,偶因转颈加重,伴头痛、部位不固定、耳鸣等,上述症状休息后可略减轻,时有加重。3个月来,多次在中西医处就诊,诊断为周围性眩晕,给予天麻素、倍他司汀静滴或清肝平肝类中药口服后症状也可减轻,但仍反复加重。刻下见:头晕目胀需扶站,满头皆痛无定处,急躁易怒、双耳鸣、恶心、口干、寐不安、大便干;舌红,苔腻偏黄,脉弦。
患者眩晕再次加重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虑患者初诊,且曾服清肝平肝类中药有效,但天麻、菊花等用量较小,故仍以清肝平肝法为主治疗,方药:天麻30g,钩藤20g,石决明20g,菊花20g,水牛角20g,川芎18g,羌活10g,白芷6g,黄芩20g,磁石45g,乳香6g,薄荷6g,夜交藤15g,琥珀4g,竹茹20g,赭石15g,谷精草10g,青葙子10g。3剂,水煎服,日服1剂,分3次。
2019年1月9日二诊:服药后头痛消失,其他症状均有所减轻,仍有明显不适感,思药已对证,稍作调整,继续服药:天麻改40g,钩藤改10g,石决明改40g,川芎改6g,羌活改20g,菊花改10g,黄芩改30g,磁石改60g,夜交藤改30g,赭石改30g,去乳香,加丹参10g,生栀子10g。3剂,水煎服,2日服1剂,1剂分4次。
2019年1月16日三诊:服药后头痛未作,其他症状仍减而未已。眩晕虽减,但自觉头昏沉如裹,因病程较长,表现出明显焦虑、烦躁。患者舌苔腻,口干渴,细问之下:渴而不欲饮,饮亦不解渴。遂于1月9日方中加桂枝6g,猪苓10g,云苓10g,生白术10g,泽泻20g。
2019年1月23日四诊:服药后症状基本消失,效不更方,再服3剂。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动”的感觉是其和“头昏”的鉴别标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加味五苓散 眩晕 真性眩晕 假性眩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应用运气思维治疗流感 下一篇:清上温下治疗脱力伤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