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如其来怎么办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头顶发凉,脱发严重,早早加入了脱发大军。调查显示,现在80、90后是脱发主力军,60%的男性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前出现脱发的比例达84%。
理论上来说,成年人每天掉50~60根头发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每天掉发超过100根,并且持续了两三个月,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年轻男性排除遗传因素,若发量减少明显、发际线后移可能与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有些女性经常烫染头发或者常常扎马尾,也有可能导致脱发。除此之外,产妇也会因内分泌失调而导致脱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脱发这可愁坏了不少人,现代人脱发可以用生发剂、烫头、纹发际线等各种方式解决,那古代人如果脱发、秃了怎么办?他们是怎么解决脱发难题的呢?
招数一:生发方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就是说人的精华在肾,而肾的精华又由头发来表现。所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头发承载着父母的精血,是人的精气之所在的说法。《孝经·开宗明义章》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
根据中医理论,头发的营养来自于肾和血,头发不好,源于肾血虚弱。要从温肾补血开始调治,补足血气,从而达到养发效果。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不少生发养发的方子。
唐代医家王焘编的《外台秘要》就曾记载过据称是魏文帝治疗脱发的药方,效果甚好。另据传说,慈禧太后老年后头发依然浓密有光泽,因为她经常使用太医李德裕研制的“香发散”,这种药品不仅仅具有防脱的功效还具有生发的效果。可见,中医药防治脱发历史悠久,现代受到脱发困扰的人可以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招数二:梳好头
老祖宗们非常注重梳头。早在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就说了:“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因为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的养生如果能顺应天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对于头发当然也不例外。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
当然梳头防脱发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选适当的梳子,以牛角梳、木梳等不会产生静电的为佳,梳齿疏密适中,齿端不能太尖锐,且要时时保持梳子的清洁;每天早晚各梳发百次,能刺激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
招数三:调整心态
不少人认为黑色食物能养发生发,于是对何首乌、黑芝麻等食物趋之若鹜。实际上,单靠食补无法防止脱发。
如果是生理性脱发,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脱发现象就会改善。如果是病理性脱发,必须接受正规治疗才会有效果,食补只是辅助手段,不一定有效果。脱发的人只要正常饮食、规范治疗就好,均衡膳食才能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所谓有特殊效果的食物并不能起到明显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秃如其来 脱发 性激素分泌 烫染头发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抱宝宝手腕痛 妈妈应防四种病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