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者以实求名方可久长
电视连续剧《老中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中医界引起很大反响。对于治学治医、为人护道均很有启迪。其中有个精彩镜头,展示了一位“求名癖”的上海中医吴雪初,凡遇达官贵人、名人大亨来就诊者,便不失时机地与对方合影留念,以张扬自炫,沽名钓誉。此类现象在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在中医界也是存在的。
中医之道,文古奥衍,意蕴深宏,浅尝辄止者难以成功。某些人自谓习医不难,稍加涉猎,便急功近利,苦于求名,时时、处处、事事总想显示自己,几乎形成“求名狂”。其求名的渠道无外乎滥散名片、做广告、制锦旗……除动用一切宣传方式外,便是想方设法地参加各种不三不四的非正式会议,会后获一张精制的证书,扛一块“金牌”归来,喜不胜收,洋洋得意,一跃而变成“当代名医”“知名专家”等。凡此种种,实际已无形中成为专业出不了头,就拼命想出风头的典型代表。
清代医学评论家吴达说:“医以名胜,不以学胜,实因医学之渊微,习是者不得其至理,惟以求名为急,而渐忘其实学矣。(《医学求是》)”可谓一语中的,痛砭时弊。这种把实学抛之脑后而急于求名者,即便一时得名,也是无基之名、泡影之名,名随声息,不能久长。
《抱朴子·循本》言:“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故习中医者,实应遵循针灸大师王雪苔劝学箴言:“心宜诚,志宜坚,学宜博,业宜专,拓新知,谙古传,功夫到,自豁然。”有耕耘就有收获,有奉献就有赞语。道虽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必可成。所谓水滴石穿,功夫不负苦心人。故医者应当尊贤重道,广征博览,深读细悟,精勤临证,真正做到“目如电,心如发,智足而周乎万物,然后可以道济天下也。(《温病条辨·苏序》)”把自己修养成名副其实的大医,将“名医”建立在“明医”基础上,以实求名,可以长久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为医者 以实求名 老中医 治学治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丛慧芳:愿为良医济苍生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