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药材如何防治白蚁危害
白蚁的种类和危害
危害天麻、猪苓、茯苓、灵芝等菌类药材和山地木本药材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粗颚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黄胸散白蚁和家白蚁。其中以黑翅土白蚁最为凶狠,危害速度快、程度深、范围广。白蚁对茯苓的危害在于蛀食种植茯苓的松根、段木,使之不结苓而造成减产。白蚁蛀食培养木基质的木质部和形成层,而使被害的部位不再生出子实体(菌类药材)。
白蚁危害的原因
菌类药材易被白蚁危害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天麻、猪苓、茯苓、灵芝等菌腐木基质被褐褶孔菌感染后,能产生一种气味即白蚁追踪信息素,它能激发白蚁的嗅觉器官,引诱白蚁跟踪觅食,为白蚁危害菌类药材腐木基质提供了方便;二是这些常见的菌类药材培养基质中,含有大量白蚁喜食的木质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三是培养基质放置的地方往往具备与白蚁生活特性相吻合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防治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挖巢清场法:即在种植前,以种植菌类药材场地的中央为圆心,以白蚁最大危害距离为半径,寻找并挖掘防有白蚁巢穴。
二是毒土隔离法:即在杀灭既定范围内防有白蚁之后,于种植区域边缘挖100cm深,30cm宽的封闭环形深沟,将氯制剂(或煤油)与防腐油按1:1配成混合剂,浇土混填,以达到阻止白蚁进犯的目的。
三是埋坑诱杀法:即在有白蚁活动的地方挖掘土坑,填放包裹毒饵(用灭蚁灵500g,加玉米粉、松木屑各500g混匀制成毒饵)的白蚁喜食植物诱杀白蚁,或用白砒适量拌入食物中(食物对白蚁的诱导力必须高于培养基质菌对白蚁的诱导力),然后置于白蚁经常出入处,白蚁食后还会将剩余食物搬进洞巢内,其余白蚁吃后会相继中毒死亡,或待到诱来白蚁后,用灭蛟粉、灭蚁王、灭蚁膏等杀灭种植区域内的白蚁,也可用80%砷酸加15%水酸、5%氧化铁混匀后直接施入蚁巢灭蚁;也可利用白蚁的趋光性在白蚁分飞的4~7月里,每天早、晚在有白蚁的地方设计诱蛾灯,诱杀分飞的白蚁有翅成虫。一般栽培通过2~3次的防治可基本根治。
四是检测法杀灭:即采用埋置专利产品“白蚁控制诱集器”检测并杀灭白蚁,同时可长期控制白蚁危害。 五是采取生物灭蚁法:即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此菌对啮齿类动物及所有热血动物均无感染力,但蚁群中只要有一蚁感染上,巢内就无一蚁可幸免,灭蚁率达100%。
一般说来,上述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计划性强,体力强度大,常发生遗漏蚁巢的现象;第二种方法对环境污染严重,也很难排除少量白蚁从地下深处穿越毒土屏障,进入种植区的可能;第三种方法虽能部分或全部消灭白蚁,但市面上假药太多;最后两种方法值得推广,器具及药剂集检测、杀灭、长期控制于一体,具有操作简单、杀灭效率高、无污染 、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注意事项
在购买灭蚁的药剂、器具时,最重要的是分辨真伪。大面积种植的药农,最好与当地白蚁防治专家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进行现场指导杀灭白蚁,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菌类中药的采收与加工 下一篇:赤首乌的栽培方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