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菌类中药的采收与加工

菌类中药的采收与加工

菌类中药多为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植物的子实体和菌核体。菌类中药的合理采收与其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很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菌类中药的生长发育也不同,故采收期也各异。必须掌握菌类中药生长发育规律,做到不误时机合理采收。

采 收

菌类中药多为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植物的子实体和菌核体。菌类中药的合理采收与其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很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菌类中药的生长发育也不同,故采收期也各异。必须掌握菌类中药生长发育规律,做到不误时机合理采收。菌类中药种类繁多,不同品种采收季节不同。一般通则为:

子实体:以子实体入药的野生菌类中药材多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7~8月份生长,应及时采收。有些胶质菌如黑木耳等在5~6月即开始生长采收。人工栽培的菇类,应在出菇的高峰期采收,同时要根据菇的生长密度决定采摘量,一般生长过密的要多采摘。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分散;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菌核:有许多菌类中药以菌核入药,如茯苓猪苓雷丸等。野生菌核的采收多在春季或秋季,人工栽培的茯苓在接种后第二年春季;猪苓4~5年才能采收,以秋季为好。

加 工

菌类中药材采回以后,要及时除去泥土、杂质、腐烂、虫蛀部位,尽快加工。一般入药的菌类药材仅需干制。

晒干:把菌类中药直接摊放在席子上,在阳光下曝晒。有条件搭架子,可把席子放在架上,把采收下来经过处理的鲜菌不重叠地铺排在席子上,以利通风,干燥更快。晒干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节约能源。但干燥过程慢,时间长,易受气候影响,特别遇到潮湿多雨的天气,干燥时间拖长 ,会大大降低产品的质量。

烘干:利用炭火、电烤炉、微波或远红外线等热源及电风扇、抽风机等通风设备,在烤房中使菌类中药干燥。烘烤时,温度不宜过高,初始温度一般35~45℃,最后达60~70℃,不超过80℃。在一定时间内,抽出潮湿空气,加快干燥速度。实践证实,采用红外变温吸湿干燥先进实用技术,效率高、耗能少、质量好,值得推广。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菌类中药  囊菌纲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秋冬药材种植管理把五关        下一篇:菌类药材如何防治白蚁危害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