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鉴别方法
当归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补血、月经不调、经闭、通经、崩漏、产后腹痛、血虚便秘、跌仆损伤、痈疽疮疡等病症。为我国地道药材,享誉国内外。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属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
产地与分布 主产甘肃岷县、武都、宕昌、文县、礼县、武山等地。此外云南、湖北亦有生产。
鉴别要点 当归与欧当归主要不同点是:欧当归根头部由二个以上芦头组成,全形较当归粗长;半干时稍具当归气味,干后气味淡薄。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①汉·《神农本草经》:“当归。一名乾归,生川谷。”②梁·《名医别录》曰:“当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③陶弘景曰:“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者,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缺时亦用之。”④唐·苏恭曰:“今出当州、宕州、翼州,以宕州者最胜。有二种,一种似大叶芎䓖者,名马尾当归,今人多用;一种似细叶芎䓖,名蚕头当归,即陶称历阳者,不堪用,茎叶并卑下于芎劳。”⑤宋·苏颂曰:“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以肉厚而不枯者为胜。”⑥寇宗奭云:“今川蜀皆已畦种,尤肥好多脂,不以平地、山中为等差也。”⑦明·李时珍曰:“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镵头归,止宜人发散药尔。韩懋言川产者力刚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⑧清·《本草从新》沿李时珍所云:“川产力刚善攻,秦产力柔善补。以秦产头圆尾多,肥润气香里白不油者为良,名马尾归。尾粗坚枯者,名镌头当归,只宜发散用。”
附:元·张元素曰:“头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即一破一止也。
快速鉴别 全当归:根呈圆柱形或类方圆形,下部有支根数条,全长15~25cm。表面浅黄棕色,具纵皱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易吸潮变软,断面黄白色,皮部厚,具裂隙及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气清香浓郁,味甘辛微苦。
归头:又叫胡头。为当归主根,呈长圆形或类拳状。表面黄白色(多撞击外皮)至灰白色。断面粉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芳香,味甘辛微苦。
当归品质以根肥壮身长,支根粗壮,表面黄褐色,断面粉白(俗称粉岔)色,气香味甘辛者为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