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的鉴别方法
谷芽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蘖米。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能。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谷芽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蘖米。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能。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颖果经发芽后干燥带芽的谷粒。
产地与分布 全国各地均产。
鉴别要点 谷芽为扁长椭圆带芽的谷粒;表面黄色有五条纵棱、果壳革质;断面白色、粉性、味甜。而粟芽为圆形带芽颗粒,果壳淡黄色,无纵棱。两者形状迥异,较易区分。
名典鉴别 ①梁·陶弘景曰:“此是以米作蘖,非别米名也。”②唐·苏恭曰:“蘖犹孽也,生不以理之名也。皆当以可生之物生之,取其蘖入药。按食经用稻蘖,稻即禾广谷之总名。陶谓以米作蘖,非矣。米岂能更生乎?”③宋·寇宗奭曰:“蘖米,粟蘖也。”④明·李时珍曰:“别录止云蘖米,不云粟作也。苏恭言凡谷皆可生者,是矣。有粟、黍、麦、豆诸蘖,皆水浸胀,候生芽暴干去须,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导。”
快速鉴别 呈长椭圆形而扁的颗粒状,长7~lOmm,宽约3.3mm,两端略尖。表面黄色,被短细毛,并有5条棱形脉。初生根芽长约3~7mm。质坚,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