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补遗》。
【拼音名】Shān Zhā
【英文名】Hawthorn Fruit,fruit of chinese Hawthorn,fruit of Large chinese Hawthorn,fruit of Nippon Hawthorn,Fruit of Hupeh hawthon ,Fruit of Redhaw Hawthorn ,fruit of Yannan hawthorn
【别名】朹、檕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樝子、山里果子、茅樝、猴樝、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山楂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var.major N.E.Br.2.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原形态】
1.山里红 落叶乔木,高达6m。枝刺长1-2cm,或无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阔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状卵形,长6-12cm,宽5-8cm,有2-4对羽状裂片,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有光泽,下面沿叶脉被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伞房花序,直径约4-6cm;萼筒钟状,5齿裂;花冠白色,直径约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约20,花药粉红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径可达2.5cm,深红色,有黄白色小斑点,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下一圆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内面侧面平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2.山楂 本种与山里红极为相似,仅果形较小,直径1.5cm;叶片亦较小,且分裂较深。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m的溪边、山谷、林缘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1.山里红 分布于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耐寒抗风,平地山坡都能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以沙性为最好,粘重土则生长较差。
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嫁接繁殖。种子繁殖:成熟的种子须经沙藏处理,挖50-100cm深沟,将种子以3-5倍湿沙混匀放入沟内至离沟沿10cm为止,再覆沙至地面,结冻前再盖土至地面30-50cm,第2年6-7月将种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种,也可第3年春播。条播行距20cm,开沟4cm深,宽3-5cm,每1m播种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1cm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水分蒸发,每1hm\2播种量375-450kg。分株繁殖:挖出根蘖,栽于苗圃进行嫁接。根插法:春季将粗0.5-1cm的根切成12-14cm根段,扎成捆,用0.3×10\-6-0.5×10\10-6九二O浸后以湿沙培放6-7d,斜插于苗圃,灌水使根和土壤密接,15d左右可以萌芽,当年苗高达50-60cm时,可在8月初进行芽接。嫁接繁殖:春、夏、秋季均可进行,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发芽接为主。
田间管理 播种苗高达10cm时间苗,移栽行株距为(50-60)cm×(10-15)cm。结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机肥,从开花至果实旺盛期可于叶面喷无机肥。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蘖、培土等。
【性状】
性状鉴别 1.山里红 果实近球形,直径1-2.5cm。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有光泽,满布灰白色的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残痕。商品常加工成纵切片或横切片,厚2-8mm,多卷曲皱缩不平。果肉厚,深黄色至浅棕色,切面可见淡黄色种子3-5颗,有的已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微甜。以片大、皮红、肉厚者为佳。
2.山楂 果实类球形,直径1-1.5cm。表面深红色,有小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细长果柄。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微涩。以个匀、色棕红、肉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1.山里红 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外被角质层,胞腔含棕红色色素,排列整齐;中果皮极厚,全为薄壁组织,外侧(外果皮下)有1-2列含有棕色色素的薄壁细胞,其内侧广大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山楂 羊梂 赤爪实 棠梂子 闭经 产后腹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