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
【出处】《本经》
【拼音名】Qīnɡ Xiānɡ Zǐ
【别名】草决明(《本经》),牛尾花子(《中药材手册》),狗尾巴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种子。8~10月间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干燥种子扁圆形,中心较边缘稍厚,直径1~1.5毫米,厚约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有光泽,侧面有一微凹的脐点。种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白色,微臭。商品中常有残留的黄白色果壳包被于种子上端,果壳如帽状,顶端有一细丝状的花柱,长约4~5毫米。以色黑光亮、饱满者佳。全国各地均有生产。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鸡冠子)不少地区习惯作青葙子使用,并已有较长的历史。二者外形相似,区别点在于:鸡冠果壳上残留的花柱,长约0.2~0.3厘米,约比青葙短1/3左右;如以扩大镜观察,鸡冠子表面有细小的凹点,而青葙子则不甚显著。参见鸡冠子条。
【化学成份】含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尚含烟酸。
【性味】
苦,凉。
①《药性论》:味苦,平,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③《品汇精要》:味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
祛风热,清肝火。治目赤肿痛,障翳,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
①《本经》:疗唇口青。
②《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露疮。
③《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
④《滇南本草》:明目。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
⑤《本草原始》:除心经火邪。
⑥《会约医镜》:去风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本草备要》:瞳子散大者忌服。
【附方】
①治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泉州本草》)
②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
③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广利方》)
④治头风痛:青葙子五钱至一两。煎水服。(《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徵。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取青葙子1两,水煎2次,滤液混合,每日3次分服,临床试治5例,血压均在160~230/100~135毫米汞柱之间,经用药1周后,血压降至125~145/78~90毫米汞柱。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青葙子 目赤肿痛 障翳 高血压 鼻衄 疥癞 牛尾花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3日快讯
- 春分平阴阳 惊雷响万物长
- 春分阴阳平 养生调平衡
- 肾功能不全者中医用药指导
- 中药渣外用也是一剂良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