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Mù Má Huá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摘嫩枝,或剥取树皮,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30m,胸径约70m。幼树的树皮为赭红色,较薄,皮孔密集;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下垂。叶鳞片状,淡褐色,常7枚紧贴轮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穗状,几无总花梗 ;雄花花被片2,早落;有1枚雄蕊和4个苞片;雌花序为球形或头状,顶生于短的侧枝上,较雄花序短而宽;雌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生,无花被;雌蕊由2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初为2室,因后位退化而成为单室,花柱短,有2条通常为红色的线形柱头,球果,直径1-1.2cm,有短梗,木质的宿存小苞片背面有微柔毛,内有一薄翅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多温气候。年积温在7000℃以上,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均能生长。幼苗期不耐旱,耐盐碱,抗沙埋。以向阳,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新冲积砂土栽培为宜,能与根瘤菌共生。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选择10-12年生的短枝型中的细枝类型,要干形直,树冠呈塔形,枝桠细密,抗风力强,变异必小,生长迅速的优良植株采种。待果实呈黄褐色或灰褐色,鳞片微裂时采种,暴晒2-3d,待种子自行脱落后,收集贮藏。播种时期以5-6月或10-11月为宜,亦可2-3月播种,播前将种子用温水(45-50℃)浸泡,后用湿沙贮藏2-3d,待种子萌动后,取出稍晾,接种根瘤菌。可以根瘤菌先捣碎,并与细土拌匀,再与种子混合后播种育苗。成苗后,于春、秋两季按行株距2.7m×2.7m开穴,穴内施足基肥,适当撒一些石灰,然后栽种。填土压实,浇足水。生长期间要经常注意有无侧根露出,若有应椭即培土,并增施追肥。病害有青枯病,虫害有星天牛等。
【性状】性状鉴别 枝条较长,主枝圆柱形,灰绿色或褐红色,小枝轮生,灰绿色,约有纵棱7条,纤细,直径0.4-0.6mm。节密生,节间长3-6mm,鳞叶7枚轮生,下部在白色 ,先端红棕色。枝条顶端有时有穗状雄花序和头状雌花序。节易脱落,枝条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叶和果实含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粘霉烯醇(glutinol),羽扇烯酮(lupenone),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 acetate),β-香树酯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等三萜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甲基-5-胆甾烯-3β-醇(24-methyl cholest-5-en-3β-ol),24-乙基-5-胆 甾 烯-3β-醇(24-ethylcholest-5-en-3β-ol),24-乙基-5,22-胆甾二烯-3β-醇(24-ethylcholest-5,22-dien-3β-ol)等甾醇成分;胡桃甙(juglanin),阿福豆甙(afzelin),三叶豆甙(trifol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等黄酮类成分;色氨酸(tryptophan),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ca-line),甘氨酸(glycine)等氨基酸成分。茎、果及心材还含酚性及鞣质成分: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甲酯(met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木麻黄 感冒发热 咳嗽 疝气 腹痛 泄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