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
显微鉴别果瓣根切面:(1)北马兜铃 外果皮为1列细胞,每隔1-4个细胞有一较大细胞,胸腔内含棕色物。中果皮为10余列薄壁细胞,中部有断续排列的维管束,背缝线处维管束较大,韧皮部外方有半月形纤维来,木化,束务有石细胞,近腹缝线处有孔纹细胞5-9列,至背缝线处渐减少至l-2列。内果皮为3-4列纤维。中隔两层细胞垂直排列,一层细胞长,壁初小,另一层为类圆形孔纹细胞。
(2)马兜铃与北马兜铃相似,不同点是;中隔一层,细胞呈细长形,壁孔较大,另一层细胞长方形或类图形。
种子横切面:(1)北马兜铃种翅由4-8列孔纹细胞组成、壁微木化。种皮最外层为且1列类方形棕色细胞,内壁略凹凸不平,其内为1列棕色小型木化细胞,向内为2列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2)马兜铃种皮最外层为1列棕色细胞,向内为1列木化细胞,内含方晶。
【化学成份】
1.北马兜铃成熟干燥果实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C、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2.马兜铃果实和种子含有马兜铃酸A和季铵生物碱。
【药理作用】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1.1.止咳作用:1.1.1.从小鼠食道给磷酸可待因60mg/kg、马兜铃50%乙醇浸液浓缩液10g/kg(2g/ml)及同体积水,连续给药3日,于末次给药1小时恒压(0.5kg/cm)喷雾浓氨水(25-28%)刺激一定时间后,观察l分钟内出现3次典型咳嗽为阳性反应。以引起半数小鼠咳嗽的喷雾时间(EDT50)为指标,实验按序贯法进行。马兜铃组EDT50为70.37,相对EDT50(R值)为172.48%,可待因组EDT50为67.13,相对EDT50为163.50%。已知R值>130%,有镇咳作用,R值>150%,有明显镇咳作用。表明马兜铃对氢氧化铵喷雾引咳法模型有明显镇咳作用,作用强度与磷酸可待因相当。
1.1.2.0-3.3kg猫,用3%戊巴比妥钠按30mg/kg的剂量腹腔麻醉。方波刺激器,发出频率40次/s,脉冲宽度0.5ms,振幅2.4v,连续刺激喉上神经5s,两次刺激时间间隔3分钟。共刺激3次,测出该猫的平均咳嗽次数。分别从食道给马兜铃5g/kg及同体积水,l小时后同法测其平均咳嗽次数。给药前后咳嗽数之差为2.413±0.83(P<0.05),说明马兜铃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的自身比较具有明显镇咳作用。
1.2.平喘作用:离体豚鼠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1%浸剂可使其舒张,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及组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但不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马兜铃去乙醇浸液0.5ml(2g/ml)能显着抑制0.5ml组胺(10g/ml)致痉的豚鼠离休气管平滑肌,表明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1.3.祛痰作用: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方法证明口服马兜铃煎剂(1g/kg)有微弱的祛痰作用,效果不如紫苑及天南星。
2.对正常大鼠血压的影响:大鼠用乌拉坦腹腔注射轻度麻醉后,仿Kersten法测鼠脚血压,从食道给马兜铃10g/kgx2日,于给药后1.5小时,测各鼠血压,结果马兜铃对正常大鼠血压无明显的降压作用。
3.抗炎作用:3.1.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马兜铃10g/kg对20ul/只皮内注射组胺(50ug/ml)的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2.对大鼠炎性渗出和增生的影响:马兜铃不能抑制由巴豆所致的炎性渗出和增生。
3.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马兜铃 肺热咳嗽 痰壅气促 肺虚久咳 肠热痔血 兜铃 马兜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