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广泛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用于营卫气血不足之人,又外受风邪,导致阳气不通,血行不畅,以肌肤麻木不仁或酸痛为临床特征。方中黄芪甘温益气,生姜助桂枝通阳行痹,芍药和营理血,生姜、大枣和营卫、补中气。五药相和,走阳分通阳益气,走阴分和营行痹,补正气又驱风邪,作用五脏同时走经脉、肌肉、肢节,通阳气又养阴血。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不仅用于治疗血痹证,经加减可应用于多脏器系统疾病的治疗。
通经络,利血脉,诸痹皆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与桂枝相配有通经络、利血脉、止痹痛的作用。加减后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病变。如治疗不安腿综合症。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加木瓜、伸筋草、桃仁、防风、威灵仙。治疗小舞蹈病,症状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动作,伴见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和注意力分散,面白体虚,原方加鸡血藤、蝉蜕、珍珠母。治疗末梢神经炎和产后指掌麻胀,表现为肢体麻木欠温,持物无力,肌肉隐痛,间有针刺样痛,夜间加重,纳差怕冷,乏力懒言,面白,舌淡脉细,为气虚血滞,筋脉失养,原方加鸡血藤、姜黄、当归、木瓜、牛膝。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用于治疗面神经炎、颈椎病、桡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头痛、肢体幻觉痛、腓肠肌痉挛、眼肌麻痹、萎证等多种疾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雷诺氏综合征的治疗应用较多。肢端为十二经脉阴阳衔接处,阳不布则血不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有此见症,往往伴有平素畏寒肢冷、头晕、心悸、乏力,舌淡胖,舌底瘀斑,脉细涩。病机属气虚血瘀,或气虚寒凝致瘀。治疗益气通脉或温经回阳,活血化瘀。原方加当归、地龙、红花、细辛、姜黄、全蝎、蜈蚣、鸡血藤,阳虚寒凝重者加仙灵脾、麻黄。治疗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原方加当归、牛膝、地龙、桃仁、乳香、没药、丹参益气活血通络。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右髂骨静脉血栓形成,见小腿不能屈伸,肿胀没指,触之不温,阵痛逐渐加重,畏风怕冷,舌淡紫胖大,有齿痕,舌下脉络瘀黯,脉沉缓而涩,原方加细辛、木瓜、苡仁、防己、炙甘草、牛膝、丹参、水蛭。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足踝关节皮肤呈暗褐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舌黯,苔薄白脉细,原方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牛膝益气和营行血。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之品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腱鞘炎、筋膜炎、阳痿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伸筋草、当归、红花可治疗硬皮病。
益表气,和营卫,疏风化疹
黄芪、桂枝、芍药相配,益表气、和营卫而解表邪。如治疗慢性荨麻疹,颜面及手背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块,色暗红,伴神疲乏力,苔薄黄略干,脉弦数,每年入冬天气变冷即出现,属表虚不固,营血亏虚,风寒入侵所致,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生地、丹皮、赤芍、黄芩、蝉蜕。营卫不和,风邪外束所致产后瘾疹,疹色淡红,伴见纳呆,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原方加地肤子、舌床子、防风、当归。湿疹,伴口苦,舌紫暗,苔厚微黄,脉沉弱,为营卫虚而湿邪外侵,原方可选加地肤子、当归、威灵仙、丹参、木瓜、白鲜皮、苍白术、防风、柴胡、丹皮、蝉衣等加味。头痛,持续半年不愈,因当风入睡而起,遇冷加重,得温痛减,伴手足麻木、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精神不振,舌淡瘀斑苔薄白,脉弱,为营卫虚弱,气血痹阻,治以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
祛寒湿,暖五脏,益气温阳
治疗心肌缺血,见胸满憋闷疼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暗红有瘀斑,苔白腻,脉沉迟,原方加栝蒌、丹参、半夏、郁金温阳化瘀,重用黄芪补气。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自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动则尤甚,畏寒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腻,舌下脉络淡黯,脉迟缓无力。多为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原方加红参、制附片、山萸肉、炙甘草或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益气温阳,养血通脉;或加党参、麦冬、丹参、炙甘草、五味子温阳益阴。支气管炎合并心衰,咳喘,气喘胸满不能平卧,心悸气促,动则尤甚,怯寒肢冷,自汗,下肢微肿,舌黯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虚血瘀,治以益气固表,温阳活血利水,原方加赤芍、当归尾、葶苈子。
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疼痛,喜温喜按,恶凉纳差,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延胡索、海螵蛸、乌药、白及益气温阳、制酸止痛。
治疗水肿,患者往往伴见面色萎黄,身重乏力,腰膝酸痛,四肢不温,自汗恶风,喜暖畏寒,气短乏力,脘闷冷痛,纳差便溏,白带量多,小便淋漓,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弱无力。系平素脾肾阳虚,外感寒湿,更伤其阳,而致水湿不化。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原方加干姜、附子、白术、党参、茯苓、猪苓、大腹皮、蔻仁、桔梗、炙甘草温阳利水。
妇女慢性盆腔炎,缠绵数年不愈,下腹隐痛,白带多而稀,时清时黄,喜温喜按,遇寒加重,面黄神疲,体瘦纳差,便溏,苔薄脉细。脾阳虚湿浊盛者,加白术、党参、干姜、泽泻、车前子温经散寒,健脾化浊;带下过多,如鸡子清,淋漓不断,腰酸小腹部冷,尿频,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原方加附子、菟丝子、益智仁、补骨脂、杜仲、白术、海螵蛸。
从以上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其主治证候有相似之处,如:在外多以身体疼痛、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等血脉不和甚至经脉淤滞的表现为主,在内多有体虚面白、四肢不温、喜暖畏寒、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或胖、苔白、脉沉细或沉弱无力等气虚甚至心脾肾阳虚的表现。病机为气虚、阳虚、血瘀、风寒凝滞、营卫不和。患者多有因虚伤风、感寒、淋雨等诱因,遇寒冷加重的特点。故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通经络、行血脉、和营卫、祛风寒,其治疗特色在治血先治气,气行则血行,如尤在泾讲“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营之滞,助卫之行”。常用加减药物有三类:活血通络之品,如鸡血藤、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牛膝、姜黄、乳香、没药等;温经散寒止痛之品,如姜黄、桑枝、威灵仙、木瓜、僵蚕、全蝎、蜈蚣、伸筋草、防风等,寒甚,加细辛、川乌、附子;补益五脏之品,如当归、党参、红参、山萸肉,炙甘草、丹参、菟丝子、杜仲、白术、茯苓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 通经络 益表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从“外内合邪”谈眩晕的辨证论治 下一篇:镇痿汤主治重症肌无力等痿证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八月顺时养生: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痿症症状之肢体瘫痪的辨证分析
- 痿症症状之四肢拘急的辨证分析
- 痿症症状之肢体麻木不仁的辨证分析
- 痿症症状之四肢瘦削的辨证分析
- 痿症症状之皮毛枯槁的辨证分析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