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连栀汤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
生地连栀汤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炎。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淋沥不畅或尿中带血,大便干燥,口干口苦,舌质红或瘀黯苔黄腻,脉弦数或细数。该方来源于导赤散、八正散和导赤承气汤加减。
组成:生地30克,黄连9克,山栀9克,赤芍9克,丹皮9克,瞿麦12克,滑石9克,木通9克,地骨皮9克。
功用:清肾泄火,利尿通淋。
方解:此方系在《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和《温病条辨》导赤承气汤三方基础上予以加减变通。方中黄连配栀子上清心火、下通火腑,以复小肠受盛之官,泌别清浊之职;瞿麦、木通、滑石,通畅水道,清热止淋;生地、赤芍、地骨皮、丹皮,清血分郁热,凉血活血止血,且生地甘凉多汁,辅佐诸苦寒清热利水通淋之品,清利而不伤阴。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本方可作为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基础方。症情急重者,可于原方另加琥珀2克(研末,分冲),土牛膝15克;溺时灼热感明显者,加侧柏叶12克,螺厣草(又有镜面草、地连钱等名)24克;溺时涩痛甚者,原方去丹皮、地骨皮,加小蓟15克,生蒲黄9克;口干腰酸者,原方去滑石,加麦冬15克,续断9克;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原方去瞿麦、地骨皮,加阿胶12克,土牛膝18克。
验案举要
患者,女,46岁。尿频、尿急、尿痛2天。2天前因生气并食辛辣,小便时感尿道口有少许灼热刺痛,且小便频数淋漓不畅、量少色黄,少腹胀痛,腰酸痛,午后体温37.5℃,且乏力,口苦、口干、口臭,大便干燥,2日1行。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饮酒史。
体检双侧肾区有轻度叩击痛、左侧较明显,双肾区有压痛无反跳痛。查尿常规红细胞(+++),蛋白(+)。双肾、输尿管及膀胱B超和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急性膀胱炎(心肾火旺,膀胱湿热)。
治则:清肾泻火,利尿通淋。
方药:生地连栀汤:生地30克,黄连9克,山栀9克,赤芍9克,丹皮9克,瞿麦12克,滑石9克,木通9克,地骨皮9克,琥珀3克(研末,分冲),火麻仁15克,侧柏叶12克,小蓟15克,麦冬15克。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并嘱其忌食辛辣油腻,禁酒。服5剂后,小便灼热感明显减轻,余症亦缓,大便通畅,小便量明显改善。继服7剂后,余症皆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生地连栀汤 急性泌尿系感染 膀胱炎 尿频 尿急 尿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国医大师李士懋“汗法”临证心悟 下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