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频的问诊
尿频是小儿常见病证之一,临床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特征。又称“小便频数”“尿频尿急”,伴小便刺痛者,则归属“淋证”中热淋范畴。本病的发生缘于小儿体质羸弱,肾气不充;或湿热之邪蕴于下焦,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其主要病机为下元不固,气不化水,膀胱约束无权,气化不宣;或湿邪下注膀胱,气化失司,膀胱失约。《会约医镜》指出:“小儿之多小便,由阳气尚微,不能约束,宜于温补。”《诸病潦候论》指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本证伴尿涩尿痛者,一般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而伴烦渴多饮者,据其病因不同,预后亦有差异,有时能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或病情迁延难愈。治疗本病,实者重在消利湿热,利水通淋;虚者则宜培元益肾,固摄小便。
西医的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等属于本病范畴。
(一)问诊要点
本病以尿频、尿急为中症。临床可通过询问小儿排尿次数及排尿时有无其它不适感觉,来明确诊断。此外尚应注意伴发症状,应询问患儿有无多食、消瘦、浮肿、夜尿增多等,以同糖尿病、肾盂肾炎、慢性肾炎等所致慢性肾功能减退等相鉴别。
本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临证重在通过询问其病程长短,尿量,尿色及尿液清亮与否来判别病情,随证施治。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尿狂短赤,尿黄混浊属热;尿频清长,尿液清亮属寒。
(二)分型问诊
1.湿热下注
问诊:起病较急,尿稍短赤,尿液混浊,淋沥不尽,尿道灼热疼痛。可伴小腹拘急或腰痛不适,发热头痛,大便秘结。
治法:清热泄火,利水渗湿。方用八正散加减。身热头痛者,加银花、连翘、公英。尿液混浊者,加萆薢,石菖蒲。
2.脾肾气虚
问诊:病程较长,小便频数,尿液清长,或滴沥不尽。伴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呆便溏,甚则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手足不温,面色晄白。
治法:健脾温肾,固摄小便。方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见畏寒肢冷者,加肉桂、牛膝、杜仲。神倦便溏,面色苍黄者,加黄芪、升麻、白术。
3.阴虚内热
问诊:小便频数,甚则不能自禁,尿赤色深。伴低热,午后为甚,口干口渴,心烦不宁,手足心热。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低热心烦者,加地骨皮、龟板。口干口渴者,加玄参、花粉。尿频不能自禁者,加煅龙骨、煅牡蛎。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儿尿频问诊 小儿尿频 尿频 尿急 糖尿病 肾盂肾炎 慢性肾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