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浊汤临床治验1则
益肾化浊汤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教授临床常用的经验方,来源于金匮肾气丸、异功散和防己黄芪汤化裁。
组成: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炒山药20克,丹皮12克,茯苓20克,车前子12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5克。
功用:益肾健脾,利水泄浊。
方解:黄芪、山药、茯苓,甘温益气,升阳气,固脾肾;生地、熟地、山萸肉,滋肾养肝,以复本归元;丹皮、白茅根,凉血散血,清热止血;车前子、土茯苓、白茅根,利水泄浊,以治其标。
主治: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症见精神萎靡,面色晦黯,乏力腰酸,肢体酸胀或浮肿,小便量少或夜尿频多、清长,体虚容易外感,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微弱或沉涩无力。
临床加减:本方可作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多种慢性肾病或终末期肾病的基础方。脾虚甚者,又宜合入实脾饮加减;若头面肿,选防风、羌活等祛风药,配合渗利之品,如效果不佳,可改用炙桑皮配黄芪、党参;腹部肿,选茯苓皮、大腹皮、陈皮;腰部肿,选五苓散加杜仲、川断,若阳虚者,加肉桂、附子;足胫肿,选茯苓、猪苓,大其剂而配防己、牛膝、薏苡仁。但有些慢性肾炎患者水肿较重,尤以腹肿较甚者,用一般淡渗利水乏效时,如患者正虚不著,可考虑加用黑丑9克,甘遂4克,以泄利水邪。但当详审其肿势。陈士铎谓:“必须以手按之而如泥者,始可用此二味正治……随按而皮随起者……当作气虚、肾虚治多。”此真经验之谈。对慢性肾炎水肿,如二丑、甘遂等逐水峻剂,理应慎用,不可轻投。否则虽可取效于一时,而易致弊害,后患无穷。对慢性肾炎水肿,亦可配合食疗,如以稻米加赤小豆或黄芪或苡米,煮粥常服;于小便不利者,可煮食冬瓜汤,或以白茅根30克煎汤饮服。此类单方既有一定效验,又是平和营养之品,久服而无害。
验案举要
患者,男,46岁。慢性肾炎10余年。近日易疲乏,胃中不适,时胀时痛,气逆上冲,大便欠通畅。舌苔白腻,脉沉濡。生化检查:血尿素氮10.42毫摩尔/升,血肌酐403微摩尔/升,尿蛋白(+++),潜血(+)。
诊断:水肿(脾肾不足,浊毒犯胃)。
治疗:补肝肾,健脾通络,和中调腑。
方药:益肾化浊汤加减: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桑椹15克,牡丹皮15克,丹参15克,红花8克,厚朴5克,枳实5克,火麻仁20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0克。24剂,水煎服。
二诊时疲劳明显改善,胃脘不适已除,大便通畅,苔薄腻少津,脉沉、右脉微弦。血肌酐144微摩尔/升,尿素氮正常、潜血(-)、蛋白(+)。上方去火麻仁、枳实,加芡实30克,苍术10克,继服24剂。
上方加减服用一年余,患者精神健旺,体力恢复,去医院检查化验,各项肾功能指标正常,多年肾病已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益肾化浊汤 临床治验 慢性肾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病综合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乙肝双解汤治乙肝转氨酶高 下一篇:乳腺增生辨治经验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