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的问诊
郁病是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菩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其病发生主要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郁病日久不愈,势必导致人体脏腑气机进一步失调。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郁病总的治则为疏通气机。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相当于本病。
(一)问诊要点
郁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问诊可知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易怒善哭。患者多有郁怒、多虑、悲哀、忧愁等情赤所伤史。应与癫、狂相鉴别。
此病初起因气滞而夹湿痰、食积、热郁者多属实证,久病由气转血,由实转虚则属虚证。如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伴胁肋胀痛,多属肝气郁结;若伴有性情急躁易怒,嘈杂吞酸为气郁化火;心情抑郁,伴有咽中如有物阻者为气滞痰郁;抑郁日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属忧郁伤神,抑郁伴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属心脾两虚;抑郁伴心烦易怒,遗精,腰酸,属阴虚火旺。
(二)分型问诊
1.肝气郁结
问诊:有情志所伤史,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纳呆,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畅,女子月事不行。
治法:疏肝理气,和肾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可加郁金、青皮以助解郁之功。若胸胁胀痛不移或女子月事不行加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之类以活血化瘀。
2.气郁化火
问诊: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或伴头痛,目赤,耳鸣。
治法;清肝泄火,解郁和胃。方用丹枙逍遥丸和左金丸。若口苦,大便秘结者,加龙胆草、大黄以泄火通便。
3.气滞痰郁
问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个下,胸中窒闷,或兼胁痛。
治法:化痰利气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兼见呕恶、口苦者,可用温胆汤加黄芩、瓜萎皮以化痰清热,以利气机。
4.忧郁伤神
问诊:精神恍惚,心神不丁,悲忧善哭,时时久伸。
5.心脾两虚
问诊: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郁金、合欢花之类以开郁安神。
6.阴虚火旺
问诊:情志不畅日久见头晕目眩,心悸少寐,心烦易怒,或遗精腰酸,妇女月经不调。
治法:滋阴清热,镇心安神。方用滋水清肝饮加珍珠母、磁石。若腰酸遗精,乏力重者,加龟板、知母、杜仲以益肾固精;若月经不调者,加香附、益母草以理气开郁调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郁病 郁病的问诊 神经官能症 癔病 易怒善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