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炎夏勿要贪凉 顺应阳气起居有常
大暑一过,酷热难耐,很多人便开启了“凉快”模式。但是其中一些看似是“夏季专属”的常见行为,实际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为此,介绍几则夏季养生方法让大家安然度夏。
勿要贪凉 顺应阳气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更应该注意养护阳气。《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如果损耗了阳气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在夏天,无节制吃冰棍、喝冷饮、长时间对着空调吹、运动后立即冲凉,长期如此,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身体畏寒、四肢冰冷、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因此,夏季贪凉是不可取的。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要顺应阳长的规律。正如《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在饮食上,夏天可适当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热水泡脚、洗热水澡利于机体排毒;适当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发汗。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炎夏,夜晚闷热潮湿,很多人也开启熬夜模式。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夜间是人体代谢的关键时期,如果经常熬夜,人体正常的代谢机制就会发生紊乱,导致阴虚火旺,引发眼舌干燥、咽喉肿痛等一系列问题,长久则易引起肾气不足,使人感觉易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不仅如此,熬夜还会使人提前衰老、皮肤变差,另外还会造成记忆力的下降,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黄帝内经》中有:“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意思是要按照正常的规律生活,不要过分劳累。夏季昼长夜短,人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的,但不可以硬性推迟睡眠时间甚至熬夜。“过时不候”是人的睡眠特点,如果在困倦时不及时入睡,过了最佳时间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所以,夏季晚上入睡时间不要超过晚上12点,而且还应该注重午睡,夏日夜短,午睡可消除疲劳、补充精力,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苦味食物 赶走心火
三伏天,即使是平时温文儒雅的人,也容易变得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中医认为,心与四季中“夏”相应,心是“精神之所舍”,主宰着人的情志和思维意识活动。夏季时心阳最旺,功能最强,而“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所以人们在此时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养护心脏。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夏季降火自然也离不开食物。而苦入心经,能泄、能降,可见苦味食物是“心火”的天敌。
苦瓜,中医认为,有涤热、明目、清心的功效。夏季食用苦瓜,清暑热、开胃口,可减轻夏季不想吃饭的问题;金银花是中医清热解毒的首选中药,特别是现在都比较流行以花泡茶的养生习惯,夏季备些金银花来泡茶,是很好的清暑之品。尤其是在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情况下,用金银花来“灭火”可谓是好办法;夏季用莲子心泡水也是很好的选择,别看莲子心味道非常苦,清心火的效果与它的苦味一样强劲。《温病条辨》中说,莲子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同时又能使肾水上潮于心,达到双重清火的效果。
除了苦味的食物,夏季还要注意尽量多喝一些白开水,此外,预防心火还要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分清轻重缓急,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暴躁等情绪的产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酷暑炎夏 气候炎热 人体阳气 起居有常 苦味食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夏季是治疗肺病的最佳时机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