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烦躁的防治
夏季到了,气温越来越高,人们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那您知道什么是夏季情绪病吗?您知道心情烦躁如何自我调节吗?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当您遇到连续的高温天气或者外界大环境有所变化的时候,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夏季的高温无处不在,人们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绪病”,譬如情绪易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比如说在您心境低落的时候,对什么事情或者什么物都是没了兴趣的,感觉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没劲,并且会出现对同事或者是家人没了热情,这种情况早上的售后还是会好点,但是到了下午变坏,晚上更是严重。
甚至还有的人会出现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夏季情绪病要注意自我调节
其实,这些情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所以,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中,应尽可能地增加休息时间,并注意饮食调整,增加营养,重视夏季的养生之道。
除此之外,夏季情绪病是需要靠自我调节,这样才能做到更好的清除这个情绪病。
比如调整起居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都有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然,防治夏季“情绪病”,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
精神症状:情绪不稳、焦虑烦躁、紧张、忧郁、爱生气、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观失望、无愉快感、不愿见人、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压抑苦恼、甚至自觉活着没意思。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头胀沉闷,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头晕麻木;两眼胀痛,干涩,视物模糊;四肢沉重难受,身疲乏力,周身发紧僵硬不适,浑身难以言语的难受感觉;脖子后背发紧发沉,四肢麻木,皮肤发麻、发痒;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症状;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早醒梦多;健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心脏症状:胸闷气短、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官能症。
胃肠症状:没有食欲,进食无味,消化不良;恶心,打嗝,烧心,呕吐,呃逆;腹痛、腹胀、便秘、腹泻;长叹气,喉部梗噎。
其他还有诸如痛经、盗汗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症状。
三焦是中医特有的名词,中医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即三焦。上焦指胸膈以上,内居心肺;中焦从胸膈至脐,内居脾、胃;下焦为脐以下,内居肝、肾、大肠、小肠、膀胱。
中医将夏季上火按三焦来辨证施治,根据三焦火的不同表现,分别进行治疗。
上焦火:指上焦火旺,常见症状包括头疼目赤、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心悸失眠等。治宜清心泄火,可用黄连上清丸、牛黄清心丸、栀子清火丸治疗。
中焦火:指中焦火旺,常见症状包括脘腹胀满、嗳气上逆、多食多饮。可伴有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臭、腹痛、呕吐、身体烦热等症状。治宜清胃泄火,可用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保安丸治疗。
下焦火:指下焦湿热,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分泌物多、口干舌燥、目赤耳鸣、便秘、小便短黄、疼痛、阴部瘙痒、妇女白带增多色黄、心烦易怒、两胁胀痛等。治宜清利下焦湿热,可用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丸、黄柏丸、消淋丸治疗。
由于三焦相互联系,有时三焦火旺同时出现,可根据轻重缓急,适当选择药物治疗。也可按三焦辨证,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夏季烦躁 情绪病 丢三落四 夏季情绪病 夏季上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入夏养生四大原则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