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腕关节损伤6招
腕关节与手指关节相连,是日常使用非常广泛的关节,活动比较灵活,周围肌腱多,肌肉少,腕关节尺侧(即小指侧)还有一块三角软骨支撑,因而也是极容易损伤的关节之一。临床上,腕关节损伤包括腕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损伤、尺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等。一旦腕关节损伤,必然牵连手部功能(尤其是右手),会感到腕部疼痛,不能用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腕关节损伤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因此,人们应重视腕关节的日常自我防护,不妨记住以下6个小招。
健身不忘护腕
现在人们的健身意识较强,但一些负重运动易损伤腕关节,比如俯卧撑、单双杠、举重(哑铃)等力量锻炼,由于锻炼时腕关节受力很大,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体重的受力,易致腕关节韧带扭伤或关节内三角软骨板损伤。喜爱此类运动者,运动前不仅要先热身,并且要准备好护腕,才可防患于未然,减少损伤几率。
莫忽视慢性劳损
比如平时用单手端东西,尤其是较重的物品,重力支点主要作用于腕部尺侧,无意中会伤害腕关节尺侧韧带和三角软骨;别小看长时间提重物、拧螺丝、使劲拧毛巾衣物等这些小动作,也会不经意间造成腕关节积累性劳损;还有长时间反复托动鼠标、刷手机,腕关节也容易劳损。因此,生活中要防止腕关节慢性劳损,尽量使用双手端重物,轻柔拧毛巾,缓慢用劲,上网工作时间不宜太长。
抱孩子防腱鞘炎
年轻妈妈每天反复抱宝宝的动作,最易导致腕背侧伸肌腱慢性劳损,从而造成腕部桡骨茎突(即拇指侧)腱鞘炎、腕背侧伸肌腱炎及腱鞘囊肿等疾患发生,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因而,妈妈抱宝宝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劳逸结合,还需讲究抱起方法,避免反复单独使用腕关节受力抱宝宝,尽量使用手、腕、肘一起用力抱起,一旦早期手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应适当休息,局部做按摩、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肿胀吸收。
防止手腕摔伤
人的腕部本来松质骨成分构成较多,加之中老年骨质疏松,如遇冰冻地面、道路不平、下楼梯、下公交等,如不小心防范,较易摔倒手腕着地受伤。一旦摔倒不会仅是伤筋,大多会造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腕骨骨折等。所以老年人要有防跌倒意识,行走不能着急,下楼梯须抓好扶手悠着点。如摔倒后出现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应立即冷敷,以减缓肿胀疼痛,并用薄瓦楞纸板临时固定,然后到医院骨科就医诊治。
掰手腕不可取
掰手腕是一种比臂力和腕力的运动。除了需要手部腕部肌肉的力量以外,前臂屈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肱三头肌等也均会被带动,容易导致腕部损伤,还可能会造成手臂、肩部等处的肌肉扭伤,甚至有可能会导致肱骨骨折。因此,应认识其危害,尽量避免此项运动。如果非专业人士掰手腕,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做好热身运动,把手臂活动开来,用力要循序渐进,并且应带护腕、护肘护具保护。
避免手部受寒
手指受风寒,经常洗冷水,会诱发或导致类风湿关节炎,不仅手功能受损,腕关节也会“殃及池鱼”,往往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因此,要注重手关节和腕部保暖,避免风寒,天气寒冷要戴手套,此外,手部活动后或出汗后不应立即接触冷水,贪图一时凉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腕关节损伤 护腕 慢性劳损 腱鞘炎 手腕摔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用餐鱼刺卡了喉 正确做法要记牢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