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阳气升 调畅情志防春寒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万物复苏,冬去春来。立春节气时气温仍较低,还会出现倒春寒等自然现象,此时由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弱,容易生病。所以立春的养生就变得尤为重要,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调畅情志 养肝为先
根据五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气升发,喜条达,主情志,因此立春养生首先是护肝养肝,关键就是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这时应当顺应其时,使形体舒缓,精神愉悦。春季肝旺脾弱,消化功能易受到影响,如精神抑郁,就可能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大便溏泻等症,因此需要静心护肝,以养气健脾。古谚云春季“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故日常起居应注意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素有肝病、高血压病或脑血管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尤其需重视护肝养肝。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注意保暖 防止倒春寒
立春后的气候变化仍较大,忽冷忽热,空气干燥。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季气温刚转暖,人体阳气开始向外宣发,皮肤毛孔舒张开放,这时最易感受风寒,过早地脱掉冬衣,气温稍有下降,就会导致毛孔闭合,机体气血无法向外宣散,若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性轻扬升散,为百病之长,风邪入侵,头部最先受损,可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尤其汗出遇冷风,风邪趁机而入,极易发生感冒。且风邪善行数变,既能上窜达头顶,又能在经脉和肌肉之间游走,来去迅速,变化多端,可致关节游走性疼痛、风疹等病症。因此千万不要过早减掉冬衣,仍需注意保暖御寒。
少补少盐 少酸多甘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立春之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还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摄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春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食物。因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甘味之品可补益脾气,避免肝旺克脾。在五色中,青色主肝,应多食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其他如谷豆类的黑米、大豆及其制品。
缓步慢行 劳而不倦
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清晨早起,可余庭院中闲散或缓地缓慢步行,是顺应春季气候变化特点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散步宜缓不宜急,缓步而行,全身放松,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呼吸和谐,心怡神悦。散步不必拘于形式,应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之快慢,时间之长短,随其自然,不宜强为。活动应以劳而不倦、略微汗出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阳。但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保健功法也是适宜的锻炼选择。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立春时节 调畅情志 养肝为先 倒春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寒养生四要点 下一篇:节后综合征快速恢复4要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