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操作手术入路
1、一般入路
主要适用于慢性软组织疾病的治疗。普遍使用的一般入路方法是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步规程,一般入路方法可以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也可以避免对健康组织器官的附带性损伤。
2、腱鞘炎治疗入路
按照一般入路方法刺入,剌穿腿鞘的外侧壁,穿过肌腱到达胞鞘内侧壁,实施剥离、切开等手术治疗。
3、深层组织治疗入路
首先准确找到深层组织的体表投影,然后找准病变部位及该处的解剖层次,以浅表组织为依据,按照一般入路的方法刺入,到达病变部位以后,调整刀口,使刀口线与病变部位的神经、血管或肌肉组织走向平行,再进行施术治疗。
4、按骨突标志入路
以体表可触知的骨性突起为骨突标志,这些标志一般都是肌肉和韧带的起止附着点,也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好发部位。如治疗骨突周围的滑囊病变,根据滑囊的立体定位、治疗操作时先按一般入路刺入,穿过滑囊,刀口到达滑囊对侧内壁时进行十字切开。
5、按肋骨标志入路
在治疗胸背部疾患的时候,要以肋骨为定位依据。如果病变部位在肋骨的上下缘,治疗操作时让刀口先刺入到最靠近病变部位肋骨上或肋骨的边缘,然后再移动刀口到达病变部位。这样可以使施术者心中有数,不会导致刀口剌入胸腔里。
6、按横突为标志入路
在治疗脊柱两侧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患时,以横突为标志,先按一般入路法刺入,刀口到达横突后再调整至病变部位进行施术治疗。
7、按组织层次入路
如果病变部位在多层组织间,治疗操作时应该分清组织层次,不断调整刀口线,使得刀口线与各层次的重要神经、血管及肌纤维平行,逐层刺入达到病变部位,切勿使刀口穿过病变组织,否则操作不但不能达到病变部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8、腕管综合征治疗入路
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时,一定要掌握解剖结构,腕管有9条肌腱,神经及动静脉通过,掌面有厚而坚韧的横韧带覆盖。治疗操作前让患者用力握拳屈腕,可见腕部有三条肌脾隆起,沿着桡侧和尺侧腕屈肌肌腺内侧缘和远侧腕横纹的两个交点向远端移2.5cm,正是腕横韧带远侧边缘两端的内侧,这4个点既是腕横纹韧带上的施术部位,又是深层没有重要神经和血管的位置,如此刺入即达腕横韧带两侧的病变部位。
9、用手法惟开浅层,直接刺入深层治疗入路
在治疗肱桡关节滑痪炎时,因为肱桡关节滑囊位于肱桡肌上端的深层,而且在深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所以在治疗前要用手法辅助将肱桡肌推开,用左手的拇指向下压,将深层的神经和血管分开,推到两侧,刀口紧贴住左手拇指的指甲刺入,穿过皮肤、肱二头肌肌腱到达肱桡关节滑囊进行施术治疗。
10、截骨手术入路
在治疗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时,按一般入路方法刺入,刀口到达骨面后,采用一点三孔的方法,即在体表只有一个剌入点,在畸形愈合处穿3-5个孔,孔数的多少视患处骨直径而定。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针刀 操作手术入路 一般入路 腱鞘炎 深层组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针刀的无菌操作规程 下一篇:小针刀的运刀方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