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医圣的千古美谈
如治疗“四肢厥逆,亡阳虚脱”的“四逆汤”为三种药物组成;治疗心脏动悸脉博间歇的“桂枝甘草汤”就只用了两味药,治疗“急性咽痛”证,更专用甘草一味而名曰“甘草汤”。治疗“妇人产后腹中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则体现了药食同源之妙。
仲景所制的这些药方,使贫寒之家都能使用,并且药专力宏,有相当高的疗效,从而成为传之千古的“经方”,这些“经方”既体现了他精微深妙的医术,又凝聚着处处为大众着想的真情。
深入探索、认真医嘱
张仲景不仅认真精确地诊断疾病和细致入微地观察病情变化,而且对方剂配伍,药物制作、煎服方法、服药数量,时间和服药后注意事项都一丝不苟地嘱咐病家,以求获得最佳疗效。
《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在煎服法方面,张仲景就详尽地说明了八条注意事项,如:服药片刻,再喝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微微发汗;服药期间必须忌口,并列出应忌物品。
此类医嘱,论中不胜枚举,从这些谆谆医嘱中我们可见张仲景为了普救苍生而苦求良法,他不但出入茅棚寒舍给病人诊疾,还亲自为一些病人煎药喂汤,探索和掌握用药规律,以自己的实践为后世树立了高尚的医德典范。
反对巫术 痛斥庸医
封建社会人们对自然以及疾病的认知有限,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巫神,巫医和方士,他们从给皇帝炼丹到装神弄鬼,愚弄百姓。张仲景怀着对医药方术和对广大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同当时盛行的巫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传无神论观点,揭穿迷信害人活动。
他还痛斥那些草率从事,贻误人命的庸医。这种不负责的医生,看病只满足于花言巧语的口头应付,望诊病人,装装样子,相对片刻,就随便开个处方。诊脉更是不全面,不细致,连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也未摸清,甚至脉的博动不够次数就停止按脉。患者最近的病情尚不能判断,对于全身的症状,更是毫无印象。这样的医生怎能为民众诊病除疾呢?他曾痛心疾首地说:“哀哉烝民,枉死者半,可谓世无良医,为其解释。”其忧民之心,苍天可鉴。
医圣的伟大在于他有精湛的医术,在于他有垂法后世的医经,从而哺育了自东汉以后的历代名医,更在于他有着博爱的胸怀,敢于直面黑暗的勇气;处处以人为本的崇高信念而使医圣张仲景自立于民族之林,受万世敬仰。这种伟大的精神永远启迪着后人,鼓舞着科学界的人士不懈奋斗。为此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赞曰:“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张仲景医圣的千古美谈 张仲景 医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