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验
患者,男,54岁,因“咳嗽咳痰3天”于2018年11月1日前来就诊。患者于3天前因天气变冷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咽痒即咳、自觉怕冷、骨节酸痛、舌红、苔白微腻、脉滑数等症状。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给予清咽止咳化痰治疗,处方:玄参15g,麦冬15g,拳参10g,黄芩10g,杏仁10g,川贝6g,炒薏米15g,紫苑15g,橘红10g,半夏曲10g,莱菔子15g,苏子10g,炒白芥子6g,木香10g,厚朴6g,白豆蔻10g,蝉蜕6g,砂仁6g(后下)。3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因咽痒、咳嗽痰多、低热等,分别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盐酸氨溴索分散片2片,清肺消炎丸1袋,强力枇杷露20ml,头孢呋辛酯片2片。11月8日复诊,药后症状未解,仍咽痒,剧烈咳嗽,痰多,胸痛,便秘。追问病史,患者平素怕冷,手脚发凉,思及《金匮要略》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古训,故调整方案,给予温阳止咳化痰法,处方:炙麻黄6g,杏仁10g,浙贝15g,紫苑15g,陈皮10g,法半夏10g,莱菔子15g,苏子10g,炒白芥子6g,木香10g,厚朴10g,干姜6g,瓜蒌皮15g,地龙10g,炒山药20g。3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减轻,痰量减少,继服2剂痊愈。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仲景医圣之《金匮要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痰饮的成因缘于阳气虚,尤其是脾肾阳虚,脾阳虚则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水湿停聚则酿而生痰;而肾主水,肾虚失于温煦,水液停聚而生痰。故痰虽贮于肺内,但与脾肾有关,此即后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提高人体的阳气,即温阳利水化痰止咳。故二诊方中用炒白芥、干姜温化痰饮;麻、杏仿麻黄汤,意宣肺止咳;莱菔子、苏子、白芥子仿三子养亲,利痰快隔;浙贝、瓜蒌宽胸利膈;方中地龙有“久咳伤肺”“久咳入络”之说,故加地龙治肺气郁闭、开郁通络,对于顽固性咳嗽,久咳效果较好;陈皮、半夏仿二陈之意,健脾除湿,理气化痰;木香、厚朴理气除满,调畅气机;山药补益肺脾肾,补肺健脾益肾。因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抓住了病机本质,诸药合用,诸证悉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病痰饮者 温药和之 仲景医圣 金匮要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下一篇:三仁汤治疗极度口渴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