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曹锡珍
生平简介
曹锡珍,字聘忱,河北省昌黎县人,生于1898年,卒于1978年。1916年~1924年在昌黎拜前清御医孙仲选为师,学习中医理论、推拿按摩手法。1925年~1927年在天津师从吴卫尔学习西医。1934~1938年,应施今墨之邀出任华北国医学院董事、按摩教授。1954年,参加北京医院按摩科筹建工作。次年调入北京平安医院从事中医按摩工作。1958年始在北京宣武医院按摩科工作。
生平著作
曹锡珍,字聘忱,河北省昌黎县人,生于1898年,卒于1978年。1916年~1924年在昌黎拜前清御医孙仲选为师,学习中医理论、推拿按摩手法。1925年~1927年在天津师从吴卫尔学习西医。后悬壶于京津两地为民疗疾。1934~1938年,应施今墨之邀出任华北国医学院董事、按摩教授。1954年,参加北京医院按摩科筹建工作。次年调入北京平安医院从事中医按摩工作。1958年始在北京宣武医院按摩科工作。著有《外伤中医按摩疗法》、《防治按摩》、《中医按摩疗法》等。
学术思想
曹锡珍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临证,逐渐形成了以“经穴按摩”为代表的“曹氏按摩学派体系”。曹氏“经穴按摩”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在总结古代按摩八法、治筋八法、整形八法、运动八法的基础上,融贯了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八纲等辨证方法,结合临床内外各科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望、闻、问、切、点压经穴(摸)五诊,对症状进行归类分析,从而明确辨证,确定中病脏腑经络的虚实诊断。这种治疗方法,采用补、泻、和三大法则。按其经络起始,终止走行的顺逆予以规范循经。操作中常以“推经络、点穴位”为法,并强调“治疗以治经为主,宁失穴勿失经”。临证强调顺经推按为补,逆经推按为泻,轻柔推按为平补平泻。对阴经之病多补少泻,阳经之病多泻少补,对虚症多以补法,对实症多以泻法。在手法操作上,以轻力为补,重力为泻。
临床经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曹锡珍将按摩手法概括总结为内科按摩基础手法、外科按摩基础手法、古代按摩八法(贯通法、补气法、揉捏法、和络法、推荡法、疏散法、舒畅法、叩攴法)、整形八法、运动八法、治脱臼八法、治筋八法等,根据临床不同情况灵活选用,独树一帜,在按摩推拿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
后世影响
为配合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曹锡珍率先在全国举办国家运动队推拿医生学习班,为国家队和各省市运动队培养了一大批运动医学推拿医生。而今,许多当年的培训班学员都已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如北京体育学院杨锡让教授,国家体委陆启贵、张家栋等。此外,60年代,曹锡珍多次在京举办按摩讲习班,为京畿诸医院、工矿、部队、学校乃至外省市培训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他一生收徒四人,至今均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近代名医 曹锡珍 运动八法 治筋八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