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
【生平】
王执中,字叔权,南宋东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乾道己丑年(公元1169年)中进士,曾任从政郎、将作丞,是南宋著名针灸医家。
【佚事】
王执中,中年时多病,因此,他在从事其他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医学知识。自己患了疾病一般自己进行摸索治疗,并能虚心留意民间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试之用效,即使是土法、草药,也记录下来,并能兼收并蓄,积累了丰富经验。论病之治,主张不偏废针药,强调“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他参照《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堂经》等书内容,编写成了《针灸资生经》,书中还增补很多有效的腧穴。
【学术成就】
王执中对针灸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编著了《针灸资生经》,这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非常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北宋官修针灸经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该书卷一所载腧穴及其编次均直接采用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据《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补录了11穴,总计载穴365个,而不是人们以往所认为的360穴。卷二实际上是王执中的针灸论文集,集中体现王氏对于取穴、施灸、灸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三至卷七主要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千金要方》三书所载的腧穴主治内容按病症类编而成,其中也录有《千金要方》非针灸卷及《千金翼方》针灸篇中的少量针灸方,所以该书基本上是一部针灸腧穴专书而不是针灸治疗专书,以往人们多将这部分内容视作针灸方,欠妥。
王氏在取穴中,倡用中指屈指横纹同身寸,他认为岐伯以八分为一寸,扁鹊以中指第一节为一寸,孙真人取大拇指节横纹为一寸,取穴都不准。他的这种屈指中指中节两侧横纹为一寸的同身寸法,后人多沿用之。
该书对于灸疗的记述特别丰富,这也是南宋盛行灸法的客观反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的《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清代的《针灸集成》等针灸专著都从《针灸资生经》中吸取了许多灸疗经验。王氏在《针灸资生经》卷二抨击了当时针、灸、药割裂的局面,主张针灸同治、针药同治、灸药同治。在临床治疗中,王氏反对行针避忌年、月、日、时、人神等法,据理纠正前人的一些禁忌,反映出他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实践探索的学术风格。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下一篇: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