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眩晕病的针灸疗法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太冲、合谷、内关、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配穴:百合、丰隆、听宫、列缺。
操作:取主穴为主,每次3~4穴,如不能制止,酌加配穴,均深刺,采用捻转结合提插法,持续运针1~2分钟。主穴施泻法,配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如眩晕仍未能控制,可继续留针,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针1~2次。
疗效:上法共治疗167例,有效率在78.8%~100%之间。
②耳穴压丸
主穴:a.内耳、神门、晕点、枕。b.内耳、肾、内分泌、胰胆。配穴:贲门、升压点、肾上腺、外耳、枕。
操作:急性发作取第1组,呕吐加贲门,血压低去神门,加升压点;间隙期取第2组,酌加肾上腺、外耳、枕。先观察耳穴的阳性反应区域点,然后用耳穴探测仪测低电阻点,辨证选穴。常规消毒后用0.7×0.7厘米见方的麝香虎骨膏贴压,内置王不留行子一粒压于穴位上。每日按压3次,中等刺激量,隔日1次,每次一侧耳,双侧轮换,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50例,临床痊愈4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③艾灸
取穴:百会。
操作:器材取艾绒,长方形小厚纸片,绒香,火柴,龙胆紫等。选准百会穴,用龙胆紫作出标记,将穴位上的头发从根部剪去约中指甲大的面积,使穴位充分暴露,以便施灸。患者坐低凳,医者坐在其正后方的较高位置上,取艾绒少许做成黄豆大小的锥形艾炷,首次两壮合并放在百会穴上,用线香点燃,当燃至二分之一时,右手持厚纸片将其压熄,留下残绒。以后一壮接一壮加在前次的残绒上,每个艾炷燃至无烟为止,燃完一壮压一壮,压力由轻到重,每次压灸25~30壮,使患者自觉有热力从头皮渗人脑内的舒适感。
疗效:共治疗177例,临床痊愈156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9%。
④穴住注射
操作:眩晕较重者,用含维生素B121毫克、硝酸士的宁1毫克的无菌水溶液2毫升;呕吐较重者,用含维生素B650毫克的无菌水溶液2毫升。每次取一组穴位,每穴注入0.5毫升,每日1次,三组穴位交替使用,4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40例,临床痊愈166例,有效5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2.5%。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复发性口疮的针灸疗法 下一篇:感音性耳聋的针灸疗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