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药粥之桑仁粥
【粥方组成】桑椹(shèn,音慎)子20~30克,鲜者30~60克,糯米2两,或加冰糖少许。
【功效主治】补肝,滋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血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身腰膝疫软,须发早白,以及肠燥便秘。
【煮制方法】先将桑椹浸泡片刻,洗净后与米同入砂锅煮粥,粥熟加冰糖稍煮即可。或用新鲜紫黑色成熟果实,与米同煮为粥。
【粥义解说】桑椹,古名“桑实”“乌湛”、“文武实",《和汉药考》中叫“桑仁”,民间俗称“桑果”(江苏),“桑粒”(东北),桑燕(四川)等。桑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每年4~6月份当桑椹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备用。成熟的桑椹质油润,富有糖性。味微酸而甜,入药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足者为佳。
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无毒,入肝、肾经,用作滋补强壮药。明·兰茂《滇南本草》说它“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载:“桑椹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现代的中医大夫多用来补肝,益肾,养血,明目,用于治疗头晕,目暗,失眠,腰疫腿软,贫血,须发早白,老人便秘等。用之煮粥,香甜润口,增强食欲,同样收到滋益作用。清·黄云鹄《粥谱·粥品四·木果类》中就谈到;“桑仁粥明目养肾。”据近代研究,桑湛含糖、鞣酸、苹果酸及维生素B1、B2、C、A、D和胡萝卜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组成。可见,中医说它能补益强壮,治疗视力减退,是有科学道理的。药理实验认为,桑椹在胃中能补胃液的缺乏,以增强胃的消化力,入肠能刺激肠粘膜,使肠液分泌增多,并帮助肠的蠕动。因此,祖国医学认为桑椹治疗“肠燥便秘”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来源】《粥谱》
【注意事项】桑椹粥属补益粥,可随意经常食用,也可6~7天为一疗程,每天分二次空腹食。在煮粥时,忌用铁锅,以砂锅为好,根据《本草新编》载:“桑椹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另外,平素大便稀溏或泄泻者不宜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桑仁粥 补血药粥 补肝 滋肾 养血 明目 肝肾血虚引起的头晕目眩 视力减退 耳鸣身腰膝疫软 须发早白 桑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