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甘草豆象

甘草豆象

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Faharaeus)主要取食收获后的甘草种子。未经处理的新种子,越冬后虫蛀率可达35%,贮藏2年的种子虫蛀率在70%以上。

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Faharaeus)主要取食收获后的甘草种子。未经处理的新种子,越冬后虫蛀率可达35%,贮藏2年的种子虫蛀率在70%以上。

形态 成虫卵圆形,褐色或深褐色,体长2.5~3.0毫米,宽1.5~1.8毫米;触角和足浅褐色。头布刻点,被淡棕色毛。触角宽短,锯齿状,不到鞘翅基部。前胸背板布刻点及浓密淡棕色毛,后缘与鞘翅等宽。鞘翅布刻点,被浓密淡棕色毛。臀板长,端部略尖,腹面覆浓密淡褐色毛。后腿节内缘近端部有1个不甚明显的小突起;后胫节内缘端部有1个长齿;后跗节第一节最长。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贮藏的甘草种子及田间甘草秧的荚果内越冬。第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9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以8月上旬田间虫口密度最大。成虫产卵于生长的荚果,幼虫孵化后在种荚内发育,并随种子入仓库或留在田间荚果内越冬。成虫可取食甘草叶,幼虫主要为害贮藏的甘草种子。

防治方法

1、秋季彻底割除种植园内及其周围野生的甘草秧。

2、结荚期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和20%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1次。

3、甘草种荚收获脱粒后入仓贮藏时种子处理,可用磷化铝熏杀,大批量存储最好采用密封抽氧充氮养护。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再熏蒸1次。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甘草豆象  防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察烟观色”炒制炭药        下一篇:黄芪种子小蜂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