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历史大脉络
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沈绍功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源于公元1368年前后的浙江东阳一带,传承至今已近650年,绵延21代之久。东阳沈氏由来已久,始祖为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沈约。沈约于494年任东阳太守,因其原籍为吴兴(今浙江湖州德清),后世遍布全球的沈氏又多以“吴兴堂”作为总堂号。以后沈姓子孙繁衍流布东阳,至今仍有上沈村、下沈村和沈坎头村。今天,东阳沈氏宗祠犹存。“东阳郡”代表了沈氏的郡望。近年来,此地有一幅珍藏了千年、长17.4米的沈氏家谱重见天日。
沈氏女科初祖沈庻,生于元末,一开始也是个读书人,欲“学而优则仕”。然而1368年9月的一天,曾经盛极一时的元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学而优则仕”没有了希望。中国文人历代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传统。沈庻索性把四书五经换成了《黄帝内经》,焚膏继晷,挑灯夜读历代医著,在江南一带广拜名医为师,跋山涉水进山采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沈庻正式在东阳挂牌行医。故此,沈氏女科一脉,确定1368年为开宗立派之年,先祖沈庻为创始人,著有《女科抉微》一书。
东阳沈氏女科在东阳医名大振后,开始寻找更大的舞台,展示沈门的医术。上海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北郊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和“铁大场”四大繁华名镇。沈氏一家老小坐船沿金华江而下,经宁波到了上海,最后就落脚在“此地从来称巨镇”(清乾隆《宝山县志》)的大场镇。沈氏一族自浙江东阳到上海北郊大场镇定居后,置地筑宅,名曰“春雨山庄”(位于今上海南大村一带)。他们在春雨山庄周边广植枸橘,并效仿先哲,治愈一人,不收财物,只要求患者在庄内植杏树一株。几年时间,春雨山庄杏树成林,周边枸橘为篱,遂有“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之美称。
清代中晚期,春雨山庄沈氏一族以沈学渊父子最为著名。沈学渊(1787~1833年),上海宝山大场人。《大场乡志》载:“沈学渊,居春雨山庄,学渊幼颖异,弱冠以第一补贡生,省试获售,位列十八名以上,后其子燕孙亦中举,时称父子经魁。”《大场乡志》又载“沈氏自嘉庆间贡士,后艺文、医术,历时不衰”。以后恩师潘镕邀请沈学渊修《萧县志》,再后应浙闽总督孙尔准邀请主修《福建通志》。此后,沈学渊终身未仕,间以“儒医”为业。道光十三年(1833年),沈学渊成为林则徐幕僚,极得林公赞赏,二人结拜金兰。沈卒后,林则徐为其撰写墓志铭。沈学渊为清后期著名文人、诗人,其一生医名竟为文名所掩,有《桂留山房诗集》十二卷传世。
沈氏女科第17代传人
沈氏女科堂号为“崇厚堂”,堂前悬楹联,书“橘井甘泉分来申浦”,“杏林春雨出自山庄”。但几十年后全部毁于日寇的铁蹄之下。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日军出动飞机向大场镇投弹160多吨。整个大场的房屋、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变成了遍地瓦砾、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沈氏女科珍藏的历代医籍全部灰飞烟灭。无奈,第17代传人沈复来携妻子迁居上海城区,在现今的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永吉里置宅定居,悬壶业医,决心重振祖业,仅仅数年间,求医者慕名纷至沓来。
沈复来(1889~1950年),沈氏女科第17代传人,号“心九先生”,成名后以号传世。沈复来幼时天赋敏捷,勤奋刻苦,稍长入大场镇“东阳义塾”发蒙,从《三字经》《百家姓》起,直至四书五经。再后辍学,白天随父临证抄方,晚则研读中医经典《伤寒论》《黄帝内经》等。20世纪初,沈复来在上海独挑沈氏女科的大梁。在近50年的行医生涯中,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每天应诊者多到百人。沈复来与沪上名医秦伯未、唐亮臣等交往笃深,时常相聚,切磋医道,吟诗作词。偶有闲暇,几位还相约赴南翔镇古漪园游玩,多有诗篇流传,堪称一代儒医。
1933年,上海中医界掀起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沈氏女科 崇厚堂 沈绍功 沈宗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流派是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桥梁 下一篇:少林伤科的源流与诊治、方药特色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