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不宜一味止痛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中医优势病证之一。上海沈氏女科认为,痛经不可单纯见痛止痛而堆叠止痛之品,必须辨证论治,分清虚实,追究病因以对因治疗为主,止痛为辅,配合内服、外治,包括针灸、食疗、意疗等方法,方能奏效,达到根治的目的。临床常见病因有寒凝、肝郁和血亏3类。
内服
寒凝胞宫证:苔薄白,脉弦迟,经前形寒肢冷,经期下腹凉痛,得暖稍舒,经行不畅,四肢不温,纳谷不香。以温经散寒为治则,方用温经汤化裁: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炮姜1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艾叶5克,香附10克,川断10克,高良姜10克,鹿角霜15克,蛇床子10克,焦三仙30克。
肝郁血滞证:苔薄白,舌质紫,脉弦涩,经前胁乳胀痛,心烦易怒,经期腹部剧痛,经行暗块,块下痛缓,经后口苦纳呆。以疏肝活血为治则,方用四逆散化裁:
柴胡10克,枳壳10克,青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30克,地龙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生栀子10克,莱菔子10克,生山楂15克,徐长卿10克,炒橘核15克,蒲黄(包)10克,蚕砂(包)15克。
营血亏损证: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经前神疲气短,精神不振,少言懒动,经期下腹隐痛,延绵不止,经行色淡量少,纳差便溏,心悸失眠。以健脾养血为治则,方用归脾汤化裁:
生芪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香附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炒白术10克,生杜仲10克,鸡血藤10克,菟丝子10克,白扁豆10克,三七粉冲3克。
外敷
除内服外,痛经还可外敷,按虚实不同来组方。
虚证:桂枝30克,白芍60克,生黄芪60克,当归30克,山药30克,鹿角霜30克。
实证:丹参60克,乌药60克,玄胡30克,川楝子30克,生栀子30克,乳没各30克。
药物共研细末,陈醋调成厚糊状,过敏者浓茶调,每晚睡前用布敷于神阙、关元、三阴交、双涌泉,晨起去除。
针灸:可取地机、次髎、关元、气海、天枢、归来、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耳针止痛:可选子宫、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食疗
食疗辅佐镇痛:①气滞血瘀者:香附15克煎汁,煮食山楂30克。②寒凝血瘀:红枣10个,花椒3克,生姜25克,红糖30克,煎服,每天1次,连服3~5天。③气血不足:丹参60克,当归30克,白酒1斤,或黄酒2斤,浸泡半个月,经前适量饮用。
痛经发作常常心烦意乱,其苦难忍,越烦越痛,要嘱患者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意疗”配合则止痛效果更佳。
验案
李某,女,33岁。经行腹痛2年,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方求治乏效,遂来就诊。
刻下症:经行第1天,小腹疼痛绵绵,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色黯淡等症状。平素怕冷,纳谷不香,腰酸腿软,大便溏薄。
检查:苔薄白,舌质淡,脉弦迟。
辨证:本案经行腹痛为阳虚内寒,血失温煦,运行无力,滞于胞中所致。得热痛减,喜按,量少色黯亦为寒凝胞宫之象;肾阳不振,腰失所养,腰痠腿软;脾阳不足,纳谷不香,大便溏薄;苔白质黯,脉弦迟为寒凝之像。病位在胞宫,证属阳虚内寒,寒凝气滞。
诊断: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胞宫)。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止痛。
处方:《金匮要略》温经汤化裁:
桂枝1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鹿角霜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丹参30克,泽兰10克,川断15克,香附10克,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乌药10克,高良姜1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蛇床子10克。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个月经周期,经行疼痛减轻,腰痠腿软明显好转。继续加入晚蚕砂(包)10克,徐长卿10克,再服用3个月经周期,经行腹痛消失,经期仅感少腹微胀。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妇科疾病之一,中医无此病名记载,本案以经行腹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故将其归属于“痛经”范畴。脾肾阳虚,寒从内生,血遇寒而凝,不通则痛,故以鹿角霜、桂枝温通肾阳,通利血脉,增加经量,而且止痛;高良姜温脾阳而止泻;生地、黄精滋补肾阴,取阴中求阳之意;生杜仲、桑寄生调整肾之阴阳,蛇床子调整内分泌紊乱。女子以肝为本,肝为藏血之脏,主司血海,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血量的作用,患者腹凉而经少,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用泽兰、丹参通经而不破血;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以乌药、木香、香附、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川断为治疗腰痛专药。再投上海沈氏女科止痛经效药晚蚕砂和徐长卿,诸药合奏健脾温肾,温经散寒,行气理血,药证对应,通则不痛,痛经消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痛经 沈氏女科 寒凝胞宫 肝郁血滞 营血亏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消渴亦可因湿热 清化调和功效卓 下一篇:补肾填精治老年痴呆验案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