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藏药有讲究
藏医药是勤劳勇敢的我国藏族人民在同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理论体系,它吸收了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中医学等医学的精华,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藏医学理论,加之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及藏民族游牧式的生活特性,形成了以丸剂为主的制药特点,它有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保质期长、剂量小、药力强等优点。
服用方法 藏药一般分两类,普通药品与珍宝类药品。服用普通药没有太多讲究,服用时先把药丸碾碎然后用温开水冲服或用温开水先把药丸泡开后再服用即可。但珍宝类药品服用方法比较严格,晚上睡前浸泡,早上空服。浸泡药必须用有盖的杯子,首先杯子内倒入开水,水量差不多能漫过药丸就可以,水晾温后才把药丸碾碎放入杯子内,盖好杯盖。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再加少许开水,搅拌后连同杯底药一起冲服。这是因为珍宝类药品由珊瑚、珍珠、玛瑙、天珠等多种珍贵原料制成,浸泡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藏医理论中所说的,机体经过一夜休息调整后,此时肠胃内没有其他杂食,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人体内完全分解、溶化、吸收,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理想效果。
藏药服用期间有诸多禁忌,其中对患者的服用时间、剂量、疗程、相互配伍等要求较高。
服用时间 藏药认为“龙病”多发生在凌晨和晚上,“赤巴病”多发生在正午和午夜,“培根病”多发生在早上和黄昏。所以治疗“龙病”的药一般需要在凌晨或晚上服用,治疗“赤巴病”的药需要在中午和午夜服用,治疗“培根病“的药需要在早上或黄昏服用。
珍宝类藏药放在早晨6点左右服用是从消化吸收的生理原理而来,因为这一时间是人体消化吸收机能最旺的时期,在此时服药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发挥其理想的效能,所以一般把名贵类药物的用药时间放在此时。
藏医在治疗疾病时,一般是一种病症采用几种药联合治疗,大都是选择一种药为主药再选择几种药为辅药的方法。主药、辅药一般不同时服用,建议在早中晚分开服用。
服药剂量和疗程 藏药须按规定剂量服用,用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用量过大则可能会发生中毒,尤其是珍宝类藏药用量绝对不能过大。但老年人、儿童以及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药物剂量也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
传统的藏医典籍中对疗程记载不多,一般性的疾病痊愈后即可停药。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如高血压、痛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乙型肝炎、半身不遂、癫痫、糖尿病等,往往可能需要连续服药3~6个月,才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药物配伍 随着藏药的不断普及,藏药与西药联用已经成为一种用药习惯。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造成干扰,对于日常或暂时不能停用的西药,在与藏药联合使用时,建议两类药物的服用时间相隔45分钟以上。
服用藏药还需要注意的是,少烟少酒,少吃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酸腐性食物,具体药品的服用禁忌还请遵循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吃中药正确忌口 要注意4个方面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