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2.《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3.《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4.《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5.《本草图经》:敷疮毒。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7.《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8.《本草正》:疔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
9.《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10.《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11.《陆川本草》:治脚气。
1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胃气痛,肾炎。
13.《江西草药》: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
14.《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临床应用】
1.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两,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为1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2.防治麻疹: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土茯苓 梅毒 淋浊 泄泻 筋骨挛痛 脚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