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花椒
竹叶花椒为芸香科植物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种子及杂质。主产于浙江、广西、云南。
【中药名称】竹叶花椒
【中药学名(拉丁名)】PERICARPIUM ZANTHOXYLI ARMATI
【别 名】山椒、狗花椒、花胡椒
【所属功效类】温里药
【科属】芸香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广西、云南。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干燥成熟果皮。(《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主产于浙江、广西、云南。
【入药部位】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种子及杂质。(《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多单生,自果顶端沿腹背缝线开裂,直径3-4mm。基部部分有果柄或已脱落,顶端具短小喙尖,外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小油点,对光透视呈半透明状;内表面光滑,淡棕色,有的内果皮与外果皮分离而卷起。残留种子略呈卵形,长约3mm,直径2-2.5mm,表面黑色,有光泽。香气较浓,味辛辣。(《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用治湿疹瘙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置通风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红棕色。表皮细胞1列,有的外被角质层。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可见油室及草酸簇晶,并有少量的方晶及圆形淀粉粒。内果皮厚壁细胞木化。表皮及下皮细胞内含众多无定形或颗粒状棕色色素。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充分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花椒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荧光主斑点。(《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胃痛、牙痛:竹叶椒果一至二钱,山姜根三钱。研末,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②治痧症腹痛:竹叶椒果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次五分至一钱,黄酒送服。(《江西草药》)
【中药炮制】
竹叶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炒竹叶花椒:取净花椒,照清炒法,炒至有香气。(《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祛风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2.《江西草药》:散寒止痛,解蛇毒。
3.《四川常用中草药》:散寒,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冷痛,蛔虫肚痛,风寒牙痛,湿毒痒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竹叶花椒 脘腹冷痛 呕吐泄泻 虫积腹痛 湿疹瘙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