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直径4-6mm,表面黑色或棕褐色,被粉霜状绒毛,有细纵沟4条。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密布淡黄色小点。顶端微凹,有脱落花柱痕,下部有宿萼及短果柄,宿萼包被果实的1/3-2/3,先端5齿裂,常在一侧撕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绒毛。体轻质坚,不易破碎。横断面果皮灰黄色,有棕褐色点排列成环,分为4室,每室有种子1枚或不育。种仁黄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微辛、略苦。以粒大饱满,气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1)单叶蔓荆 外果皮为1列含棕色颗粒物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密存贮腺毛,头部单细胞或多细胞,柄1-2细胞;偶有非腺毛,1-3细胞,具壁疣。其下为2-5列薄壁细胞,亦含棕色颗粒物。中果皮细胞大,类圆形,壁稍厚,木化;散有维管束,排列规则,呈环状。内果皮为3-6列类圆形或分枝状石细胞,延伸至内侧将种子包围。果实中轴部分有2-4个周韧维管束。种皮表皮为1列扁小薄壁细胞,其内为2-5列网纹细胞。 (2)蔓荆 维管束排列不甚规则,略呈环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40目)1g,加10ml现酮冷浸4-6h,滤过。滤液挥干,加1ml丙酮溶解。取2支试管,各加丙酮浸出液3-5滴,分别加入镁粉-盐酸、锌粉-盐酸试剂,依次分别呈现深红色和樱红色。(检查黄酮) (2) 薄层色谱 取现酮提取液作供试液,以蔓荆子黄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0.3%CMC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展开,取出晾干。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蔓荆子黄素显黄棕色黄光。再喷以2%香草醛硫酸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口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鲜黄色的斑点。
【化学成份】1.单叶蔓荆 果实和叶含挥发油,及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果实中含牡荆子黄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荆素(casticin)。 2.蔓荆 果实含少量(0.01%)蔓荆子碱(viTCMLIBicin)。及含2.60%的脂肪油,主要成分是肉豆营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aid),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以及0.90%的不皂化物系少量的石蜡(paraffin),γ-生育酚(γ-tocoph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另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 benzoic acid),对-茴香酸(p-anisic acid)及香草醛(vanillin)。蔓荆叶挥发油含α-和β-蒎烯(pinene),苯酚(phenol)1,8-桉叶素(1,8-cineole)及α-萜醇(α-terpineol)。
【药理作用】
1.镇静止痛作用:用于神经性头痛,对于高血压有效。炮制品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生蔓荆子醇总提取物注射液(I):制法为生蔓荆子50g,加800ml45%乙醇分二次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残液加蒸馏水200ml,滤去不溶物,浓缩至25ml。炒黄制品醇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蔓荆子 外感风热 头昏头痛 偏头痛 牙龈肿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