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药理作用】鲤鱼为淡水鱼,其资源丰富,现已作为提取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主要原料。其EPA和DHA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压 4脂,抗血栓,降低血液粘度,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胃;胆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利水下气;通乳;安胎。主治胃痛;泄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
【用法用量】内服:蒸汤或煮食,100-240g。外用:适量,烧灰,醋调敷。
【注意】风热者慎服。
【附方】①洽卒肿满,身面皆洪大:大鲤鱼一头,醇酒三升。煮之,令酒干尽,乃食之,勿用醋及盐、鼓他物。(《补缺时后方》)②治水病身肿:鲤鱼一头,极大者。去头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升,和鱼肉煮,可取二升以上汁,生布绞去滓。顿服尽,如不能尽,分为二服。后服温令暖,服讫下利,利尽瘥。(《外台秘要方》)③洽水肿胀满:赤尾鲤鱼一斤。破开,不见水及盐,以生矾五钱,研未,人腹内,火纸包裹,外以黄土泥包,放灶内偎熟取出,去纸泥,为粥食,一日用尽。(《医方摘要》)④治上气咳嗽,胸隔妨满气喘:鲤鱼一头。切作绘,以姜醋食之,蒜亦得。(《食医心镜》)⑤治黄疽:大鲤鱼一条(去内脏,不去鳞)。放火中偎熟,分次食用。(《吉林中草药》)⑥治痈肿:鲤鱼烧作灰,醋和敷之。(《千金翼方》)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生者主水肿脚满,下气。
2.《药性论》:烧灰,未,糯米煮粥(调服),治咳嗽。
3.《本草拾遗》:主安胎。胎动、怀好身肿,为汤食之。破冷气疙癖气块,横关伏梁,作给以浓蒜食之。
4.《滇南本草》:治痢疾,水泻,冷气存胃,作羹食。
5.《纲目》:煮食,下水气,利小便;烧未,能发汗,定气喘、咳嗽,下乳汁,消肿。
6.《本经逢原》:治便血,同白蜡煮食。
【临床应用】用于利尿消肿:取约1斤重的新鲜鲤鱼1条,除去鳞及内脏,和赤小豆1两加水煮熟(先将赤豆煮开,再加入鲤鱼),不加油盐醋及其他调味料。于旱饭前或与早饭同时1次服完。病重者1天可服两剂,轻症及巩固疗效阶段可只服半剂。临床观察9例门静脉性肝硬化伴见浮肿或腹水患者,服药后尿量均显着增加,最快者3天,最慢者10天,平均5天;随着尿量增多,浮肿及腹水亦先后逐渐消退。但停药后利尿作用又有下降现象。此外,亦有用鲤鱼配合茶叶、食醋煎服,治疗慢性肾炎水肿11例,亦获得显着的利尿消肿效果。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鲤鱼 泄泻 水湿肿满 小便不利 脚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