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坛龙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Guò Tán Lónɡ
【英文名】Flabelate Maiden-hair Herb, Herb or Rhizome of Flabelate Maiden-hair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flabellulatum L.[A.fuscum Retz.;A.amoen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50cm。根茎短而直立,被狭披针形、渐尖的鳞片。叶柄簇生,坚韧,深褐色至紫黑色,光亮,基部具鳞片,上部裸净,长10-25cm;叶革质,两面均裸净,呈不整齐的阔卵形,长约20cm,宽约15cm,为2回或3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中央羽片最大,线状披针形,长10-15cm,宽约2cm,顶端钝头;小羽片斜方状椭圆形至扇形,交错互生于叶轴两侧,长1cm,宽1.5cm,具被毛的短柄,上缘及外缘圆形,且有细微锯齿,下缘成直角形,略呈覆瓦状排列于叶轴上,也有疏生的;叶脉不明显,扇形;叶轴黑褐色,光亮,上面有红棕色短刚毛。孢子囊群椭圆形,生于小羽片的上缘或外缘的叶脉顶端,通常连接;子囊群盖与孢子囊群同形,由叶缘锯齿反折所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下、山坡路旁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台湾、海南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酚类及糖类。
【药理作用】抗菌,止血
【性味】苦;辛;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疮破不可擦。
【附方】1.治痢疾方(江西《草药手册》)。2.治红白痢疾方(《广西药植图志》)。3.治湿热黄疸方(《江西民间草药》)。4.治砂淋方(《广西药植图志》)。5.治肺热咳嗽,带下方(江西《草药手册》)。6.治小儿高热惊搐方(《江西民间草药》)。7.治吐血方(《岭南草药志》)。8.治瘰疬方(《江西民间草药验方》)。9.续筋驳骨方(《广西药植图志》)。10.治烫火伤方(《江西民间草药验方》)。11.止外伤出血,生肌收口方(《广西药植图志》)。12.治头面疔疮方(《江西民间草药》)。13.治阴囊红肿方(江西《草药手册》)。14.治牙痛方(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疮毒,研末敷之,疮破不可擦。
2.《岭南采药录》: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单。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
3.《广西药植图志》:内服治砂淋,白痢。外用治刀斧伤,止血生肌收口,续筋骨。
4.《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止痛消肿。治痢疾,湿热腹泻,便血,跌打,烫火伤;洗疮,排脓散肿。
5.《岭南草药志》:清利表里热及郁滞,舒筋活络定痛。
6.《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热利尿,降火消瘀。治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过坛龙 泄泻痢疾 黄疸 石淋 痈肿 铁线草 黑骨芒 秧居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