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苦口益心身
苦菜又名苦苦菜、苦荬菜,是野菜里发芽较早的一种,仅次于荠菜。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3月底苦菜就会发芽,数天后即可采食,叶和嫩根都可食用,大多是水焯后凉拌,也有热炒的,如苦菜肉丝。苦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苦味素和胶质,清热解毒,行血化瘀,消痈排脓,治阑尾炎和疮痈。因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民间验方防治流行性感冒和扁桃腺发炎等。口舌赤红有炎症也都适宜吃点苦菜。
中医养生主张四时对应四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中医认为,苦菜性寒,味微苦,白色的圆锥根也可食用,所以古人的诗中有“但得菜根俱可啖”之句。用以治病可止痢疗黄疸,主“五脏邪气”,可开胃助食,久食耐饥寒,豪气不老,益寿延年……中医外科认为“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这里所说的苦苣就是苦菜。近代科学化验,苦菜含有多种营养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对许多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春季是肝旺之时,饮食应养肝护脾,以平补为主,宜食用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类的易消化食品。多吃新鲜菜蔬,春天里人体需要多种营养,又是蔬菜的淡季,品种稀少,用一些野菜调剂更好。特别是苦菜,千万莫被忽略,野菜对人的健康特别重要。
苦菜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质2.8克,胡萝卜素540微克,维生素C19毫克,维生素E2.93毫克,钾180毫克,钙66毫克,铁9.4毫克,锌0.86毫克,磷41毫克,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
现在,市场上有人工栽植的苦菜,但吃苦菜还是野生的好,“原汁原味”。苦菜的吃法很多,凉拌热炒,做馅可蒸包子捏饺子。吃法最普遍的还是凉拌。先把捡回来的苦菜洗净,开水焯后调以醋蒜油,清爽利口。除了鲜食外也可腌制泡菜,做浆水菜。陆游有“解渴黄粱粥,尝新自苣韲”, 韲有人解释是腌酸的苦菜,也有人说是拌上蒜末调味品的凉拌苦菜。不论哪一种做法,它都是营养美味、药食兼用的菜蔬。
不过吃野生的苦菜得注意,一是要学会鉴别,苦菜的幼苗与蒲公英、败酱草不易区别,苣荬菜茎干光滑无绒毛,叶片无叶裂,叶片浓绿较厚;而败浆草茎上有腺毛,叶裂较深,淡绿而薄。不过,这两种植物的幼苗都可食用;二是注意,苦菜大都生于田间和地头路边,刚打过农药的地方千万不要去采,以防中毒;三是厂矿区域、垃圾堆等污染过的地方不要采摘,那些地方的水和土壤易被污染不卫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红烧素小排 下一篇:荠菜:早春首选的盘中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