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防治知识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而幸存者中约一半的患者留有明显功能残疾,严重危害人类的寿命及生活质量,因此全民范围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势在必行。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前者约占总数的60%~80%,常被称为脑梗死、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等。目前针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3h~4.5h之内,最长不超过6h)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其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而往往由于我国群众对该疾病早期识别认知度低、院前救治能力不足等原因,最终导致发病后符合溶栓条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应尽早识别脑卒中,注意用以下方法救治。
脑卒中表现
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头痛或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发现脑卒中应及时抢救
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应保持冷静,不要摇晃其身体,也不可将病人扶起。应将患者轻轻放在床上或环境安全的地方,头部略抬高,稍向后倾,并偏向一侧。
拨打“120” 可以使患者得到快速及时的处理。首先说明病情,重视病人的症状。其次要明确患者所在地址。最好提供发病地点最近的容易找到的明显标志或公共汽车站,并派人在那里接救护车,以减少因找错地方所浪费的时间。还要提供联络电话,以便随时联系。
就近治疗 尽量到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避免长途运送。长途运送对病人不利:一方面耽误了治疗时间,另一方面路途中的颠簸、震动等可引起病情的恶化(有可能使出血性卒中再出血或促使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等)。尽可能送到有CT设备的医院,否则因需转运,更对病人不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8年开展溶栓治疗,现已溶栓治疗120余例患者,溶栓后显著有效率达44%,该院具备专业的评估团队,建立了完善的院前急救中心、院内急症部、脑病针灸中心、脑病科(神外)、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及医学检验科等相关科室互相联动、无缝衔接的急性卒中绿色通道流程,确保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治疗。
同时该院脑病针灸中心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在调神通络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汤药治疗中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对急性脑梗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临床与机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中医药联合溶栓,可有效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少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同时开展了“调神系列针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吞咽障碍、失语、中风后抑郁、尿失禁及偏身感觉障碍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大大减轻及减少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心脏支架手术后胸痛的治疗 下一篇:疏肝活血汤 治肋软骨炎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八月顺时养生: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临床上卵巢癌的中医综合治疗
-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 火烧赤壁与晕动病
- 肝好不好?自我检测就知道
- 立秋虽到“暑湿”在,养肺滋阴调脾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