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中医有句名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气血”。
中西医的“血”有哪些异同?
中医和西医“血”的定义大致相似。早在二千年前,中医就提出了与现代医学类似的概念,只是没有定位得那么精确。中医认为,血是物质的,血能载气,血包含了营养、抵御外邪的功能。西医认为血液与我们饮食中的营养素、骨髓造血有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有论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我们吃下去的五谷饮食精华通过脾胃的运化、吸收,转化生成血液,而通过中医的“肾”也就是西医所指的骨髓而增殖。
气与血有何关系?
气,就好像是血液的灵魂;血,是气的物质基础。血就好像是一艘大船,气就好像是其船长,血要正常运行就需要船长——气来领航;如果船没有了,那么气也无所从了。血能载气,血虚的话,气也就无所依了。可见,血负责濡养五脏,气则推动血到达需要濡养的脏器。所以,我们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就是这个道理,两者缺一不可。
气血不调如何致病?
人体健康与“气血”息息相关,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或多或少都是气血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血栓、肿瘤,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气血不畅、气血不足。“气血足,百病除。”只有气血充足,才有利于全身经络的通畅,有了充足的气血及畅通的经络,人体的脏腑才能得到更好地滋养,气血充足、经络畅通、脏腑功能强大,我们的身体就会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强大的免疫体系,既能够及时清理内部的各种毒素,又足以抵御外来的致病因子。
气血亏虚有哪些表现?
气血亏虚的症状主要是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疲乏无力,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表现。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周期最易出现气血亏虚,而中年女性又因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过大,更容易造成气血亏虚,表现为面色苍白、月经不调、长期失眠、眼圈发黑、身疲乏力等症状。如果有这些表现,要及早引起重视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从“一气周流”理论辨治新冠肺炎恢复阶段 下一篇:桂枝加附子龙牡汤治疗多汗症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