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佃贵常用药对:茵陈、黄连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经。主要功效为清湿热、退黄疸,是治疗各种黄疸的要药,还可以用于湿温、湿疮、湿疹瘙痒。《本草经疏》记载:“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其中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本草纲目》记载:“泻肝火,去心窍恶血,止惊悸。”《本草备要》中说:“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解渴除烦,益肝胆,浓肠胃,消心瘀,止盗汗。”现代药理研究黄连及黄连复方对裸鼠鼻咽肿瘤移植瘤有明显治疗作用。小檗碱体外对艾氏腹水癌及淋巴瘤NK/LY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连杀伤鼻咽癌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毒作用,而盐酸小檗碱抗胃癌的作用与促进癌细胞分化有关。小檗碱还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呼吸,阻碍癌细胞嘌呤和核酸的合成,干扰癌细胞代谢等途径产生抗癌作用。
李佃贵在临床中常常喜用茵陈与黄连相配伍,作为对药一起使用。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胃肠之湿热,《本草经疏》云:“黄连禀天地清寒之气以生,故气味苦寒而无毒。味厚于气,味苦而厚,阴也……涤除肠、胃、脾三家之湿热也。”茵陈苦辛,微寒。入脾、胃、肝、胆经。临床多用于利胆退黄,李佃贵临床多以茵陈、黄连相须而用,二者同归胃经,临床经验证明,茵陈、黄连合用对脾胃湿热、浊毒内蕴者,疗效确切,对于内镜下见黏膜充血、红肿、糜烂、溃疡等作用明显,二者合用可使损伤的胃黏膜逐渐得到修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从“一气周流”理论辨治新冠肺炎恢复阶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