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吃点“苦”,苦味蔬菜可清热
小满后不但天气热,雨水多,在膳食调理方面,宜以清淡素食为主,此时,医生常会建议吃些具有清利湿热解暑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等,其实小满前后也是吃苦味菜的时节,苦瓜、油麦菜等都属于苦味菜的范畴。这些菜吃到嘴里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有清热凉血解毒等功效。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可见,小满这个节气与苦菜有着不解的缘分。从前采食苦菜来充饥是顺理成章之事,而如今小满时节吃苦菜,却是为了尝个新鲜,清除身体内的油腻。《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时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菜充饥。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它反映了苦菜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又叫苦菜。“在我印象中,油麦菜是菜市场出现的一个新面孔,我第一次吃,感觉这菜种爽口又嘎嘣脆,鲜嫩细腻回甘。”50多岁的王大妈这样评价油麦菜。而王大爷平日注重养生保健知识学习,喜欢用豆豉鲮鱼炒油麦菜,做这道菜时他会事先到超市买一罐豆豉鲮鱼,将其撕成小块,再将油麦菜洗干净切段备用,热锅,倒入豆豉鲮鱼的油汁,接着把准备好的豆豉鲮鱼加入,炒出香味后,再加入油麦菜,开大火快速炒2~3分钟即可。王大爷说:“油麦菜能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用豆豉鲮鱼炒油麦菜,色香味俱全。”王大爷有时也会到菜市场买些苦瓜,他把苦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他说凉拌的苦瓜,凉辣香,吃馒头、米饭时会使人食欲大增,且苦瓜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作用。”
苦菜遍布全国,品种也很多,如败酱草也称苦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本草纲目》曰:“(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证,古人还用它醒酒。苦菜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特别提醒,小满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来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由于小孩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和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生冷食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不吃早餐“七宗罪”,中医教您来“护胃”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