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乌梅丸之意驱蛔 医患绝处逢生
《伤寒论》中的乌梅丸是治蛔虫病的祖方,驱蛔行之有效。为什么还要突破经典创立新乌梅丸?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确有中医人用智慧创造了新乌梅丸驱蛔的传奇,造福患者,同时成就了医者。
据《方剂活用一例》记载:1968年冬夜,粤北偏僻山区的一位老妇突发蛔虫腹痛。经辨证论治急需乌梅丸治疗。可是当时既无中药又无西药,怎么办呢?送医院吧,离这最近的公社卫院也有50里地,需要走崎岖的山路,又适逢阴雨连连,天黑路滑没法送。腹诊发现患者腹中有坚硬团状物,不送医院又恐患者是肠梗阻。
在这两难之际,插队在粤北偏僻山区的广西桂林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的一群中医人迎难而上,想的只有如何救治病人。虽说乌梅丸中药物找不到,但可师其意而不泥其方。乌梅丸组方之意是温脏安蛔,方中用乌梅酸以制蛔安蛔,以蜀椒、干姜之辛温温脏驱蛔,以黄连、黄柏苦以下蛔为主药。柯韵伯云:“蛔从风化,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他们针对酸、辛、苦味就地取材:取食醋30亳升,鲜指天椒20克,老姜15克,苦楝树根皮15克组成一个新乌梅丸。后三味水煎成大半碗兑食醋内服。服后15分钟病人腹痛减轻,半小时后症状基本缓解,1小时后可安然入睡。第2天大便排岀蛔虫30余条,第3天排岀蛔虫7条。没花一分钱,老妇的蛔虫病就治好了。
这则医案真是绝处逢生的最好注脚。一方面,患者危境得以逢生;另一方面,医者在绝境中找到了岀路,创制了简、便、廉、验的新乌梅丸。这些中医人在绝境中急中生智,创造了经方活用的传奇。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归脾汤加减治疗崩漏 下一篇:赵尚华:癌症元宗血津复辨证法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