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扰胸膈栀子豉汤主之
左振素教授是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现将其经典用经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学习经典要掌握其内涵精要,理解其实质,不能生搬硬套。学经典之理法,当知常达变;仿古人之方药,要知古今之不同。左振素以所治病例说明她所讲之理。
某患,女,86岁。自诉心中(胸及上腹部)发作性不适40余年,病源于40年前的一次惊吓之后。发作时难受欲死,莫可名状,心烦,坐卧不安,失眠,甚时心烦彻夜不睡。备受折磨,诊脉细数,舌尖红、苔白稍厚,据其所述正如《伤寒论·栀子豉汤症》中的心中懊恼,遂以栀子豉汤加竹茹清心化痰,服3剂,症状大减,继服5剂,自述病已去九分,效不更方,再服5剂巩固疗效。后以竹叶、陈皮泡水代茶饮月余,数年未再复发。左振素分析:《伤寒论·太阳病变证篇77条·栀子豉汤证》记载:“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鼓汤主之。”心中懊恼是太阳病汗吐下后,热扰胸膈所致病证;阳明病证误治后余热留扰胸膈。该患者不是太阳病,也不是阳明病,病史长达40余年,辨脉证当属热扰胸膈,病机与栀子豉汤证相同,有是证即可用是方。患者有心烦失眠,应是痰热互结,内扰胸膈,故加竹茹清心除烦,祛痰宁神开郁,用后效捷,说明辨证正确。学经典学其辨理、用法,理为其要,法为其使,理法得当,选药正确,定有捷效。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剂,这些方剂多数都久经临证考验而疗效不衰。这些方剂的内容、理论和组织方法,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但是使用前人的方剂时,也应随症加减,不可拘泥,原方照抄。左振素老师认为用古方治今病,关键在于取其义而不可生搬硬套,如《伤寒论》之方,理法思路缜密,组方法度严谨,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丝丝入扣,可取其组方思路,不一定套用原方之药物和剂量。因为人的体质、药的质量、疾病谱的变化,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及利用。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疾病谱改变,人们所患疾病与古代已大不一样,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受性也大不相同,故遣药组方、药物用量也应随症而变,不一定照搬古方。古时所用的中草药都道地、天然,既无环境污染,又无掺杂使假,药品质量可谓上乘。反观现代中草药,多为人工栽培,药材生长期缩短,有效成分减少,功效显然不如野生、天然之品。所以学习应用古方,要取古人组方之义、之巧,至于用量当灵活掌握,要适应现代病和现代人的体质。只有这样,临证才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让中医药文化屹立于不败之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心中懊恼 热扰胸膈 栀子豉汤 太阳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毕朝忠应用止痛如神汤治疗乳痈举隅 下一篇:《金匮要略》辨治呕吐病特色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