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更年期潮热的清解剂
栀子豉汤源于《伤寒论》,有歌诀曰“栀子豉汤治懊憹,虚烦不眠此方好……”,用于火热内郁胸膈所致的虚烦不眠及上焦不畅、胃气失和等热郁证。下面用栀子豉汤治疗的2个病例,临床疗效较好,供读者参考。
案例一
女,45岁,2个月没来来经,心急,时有烘热感,眠差,不易入睡,一夜睡4~5小时,睡时易惊醒,动辄生气,大便不干、肚子响、咽干、眼干、头疼头晕、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涩。因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致肾气虚衰、精血不足,兼肝血来源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肝郁化火、肝气郁结,治疗采用疏肝理气、清热养阴法。
方药:焦栀子6克,淡豆豉10克,五味子10克,熟地10克,当归9克,川芎8克,白芍12克,茯神15克,肉桂3克,柴胡3克,甘草6克,生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桔梗6克。
案例二
女,46岁,胸口发热,夜晚更甚;胃烧,嗓子干,停经4个月,眠差,手脚心烫,晚上加重,睡时出汗,有烘热感,疲乏,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弱。因肝肾阴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过旺不能下降于肾,出现心肾不交、神失所养,采用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法。
方药:焦栀子6克,淡豆豉10克,神曲15克,太子参12克,炙远志8克,姜半夏10克,石菖蒲10克,酸枣仁12克,浮小麦15克,甘草6克,黄精12克,五味子12克。
按:栀子豉汤在临床实践中可缓解更年期因雌激素匮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阵发性烘热、潮红、自汗和心悸等症状。中国医学认为这类病是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所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不和,强调要补肾气、调阴阳,兼以舒肝健脾。用药时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辛热,更不要随便使用攻伐的药物。(张春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卢永兵杂病验案五则 下一篇:补中益气汤加味治头晕案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