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肇仁用升阳益胃汤体会
成肇仁是湖北省知名中医,曾先后受业于伤寒名宿李培生、金匮名家田玉美,精研仲景学说数十载,又推崇东垣脾胃学说,更融会了淮阴吴鞠通、新安程钟龄、孟河费伯雄、玉田王清任、彭县唐容川、盐山张锡纯等学说,自成一家。
李念莪在《医宗必读》中首言“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并列“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专论之。其大意认为,肾乃滋养人体之始脏,脾本滋养人天之生脏,故治重脾肾。李念莪详言先后天之治,如“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火不足者,用八味丸……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主之。”
成肇仁依其论而溯其源,肾阳虚之论《伤寒论》最详,诸如附子汤证、真武汤证、四逆汤证等;肾阴虚之论,则以钱乙六味地黄汤,陈可引火汤,费伯雄潜龙汤、豢龙汤(龙雷之火上冲肺肝)、苍玉潜龙汤(龙雷之火上冲胃经)等最为详备;饮食劳倦之伤,李东垣论述为精,成肇仁认为李东垣的劳倦诸方,尤以升阳益胃汤为先,认为本方最能代表其学说。如阴火论、升降论、甘温除热论、升阳散火论、升阳除湿论等。其用人参、白术、黄芪、甘草益元气、退虚热,再用黄连泻阴火,用半夏、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芍泻浊调气理肝助气机升降,羌活、独活、防风升阳散火、除湿。成肇仁详考本方,认为其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推演方,半夏泻心汤强调中焦寒热错杂,而李东垣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黄芪、白术、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芍、防风、羌活、独活,病机上更侧重于中虚湿热,治法上更侧重于理肝调脾、升阳降浊,故减去干姜之温,而加益气泄浊之品。成肇仁善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内伤劳倦诸病以及眼科等疑难杂症。兹录劳倦病验案一则:
褚某,女,69岁,2017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头昏乏力二年,伴消瘦,面色萎黄,胸背部时有燥热,口干苦,饮食稍有不慎则腹痛、腹泻,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缓。
处方:黄芪30克,生晒参10克,苍白术各12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黄连1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泽泻10克,焦三仙各15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砂仁6克,羌活、独活各6克,炙甘草6克。七剂后上证即缓,但燥热时发,守上方加茯苓神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生晒参增为15克。后胸背燥热时或加百合乌药汤,或加栀子豉汤;头昏重或颈僵时,加丹参、鸡血藤、葛根;或适时增黄芪为50克,加知母10克,加减调理近四月,诸症均大减。
按:本案属肺脾元气大虚,阴火上冲,肝脾不调之证,故书升阳益胃汤补益肺脾元气,泻阴火,理肝脾,合入封髓丹、生龙牡以滋阴敛火,兼取保和丸义,化食伤而助补益。
《慎斋遗书·辨证施治》言“诸病不已,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景岳全书》有“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之论,《怡堂散记·下卷》亦言“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医学心传·阴阳不可偏补论》言:“凡治病不外先后天,固以脾肾为主矣”,可见脾肾先后天辨治临证常见。成肇仁对于疑难性病证,尤喜从脾肾入手,认为先后天失调是疑难病症的终极原因。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升阳益胃汤 成肇仁 内伤劳倦 疑难杂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李佃贵治疗慢性心衰经验 下一篇:传统医学中的五行与卦气时间观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