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法治不孕验案
赵某,女,33岁,2017年7月3日初诊。已有女6岁,想生二胎二年不得而求诊。末次月经6月26日,经期正常,无瘀块,量可,无腹痛、腰痛。经前右乳胀,食便眠均可。平时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不孕(元阳不足,冲任俱虚,胞宫寒冷)。
治则:温扶下元,温经活血,散寒暖宫。
方药:1.正阳种子丹,每晚服1丸,连服10丸。2.酒当归15g,桂枝15g,白芍20g,赤芍20g,炮山甲10g,乌药15g,吴茱萸10g,补骨脂10g,巴戟天15g,坤草25g,盐炒小茴香20g,炒川断15g,炙甘草6g。水煎服,7服。
2017年7月10日二诊:患者仍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佐以温经散寒暖宫。
处方:六味回阳饮加减:酒当归15g,熟地30g,制黄附片50g(先用冷水泡黄附片1个小时,经泡的水倒掉,再加冷水先煎黄附片,加生姜50g同煎。先煎2小时,再加诸药同煎),盐炒小茴香20g,灵磁石30g(先煎10分钟),生龙牡各30g(先煎10分钟),砂仁15g(后下),白豆蔻15g(后下),紫油桂10g,炮姜20g,炙甘草25g,人参60g,补骨脂30g,仙灵脾15g,辽细辛6g,白芷15克。水煎服,10服。
2017年8月6日三诊:距上次月经40天,试纸验证为已怀孕,饮食正常,倦怠,左脉洪大有力,建议隔月再诊1次。
2017年10月2日四诊:已怀孕三个月。
婚后不孕者中,多有过一次甚至多次流产史。此类病人都具有或轻或重的阳虚症状,用扶阳法明显提高了疗效。本患者有流产史,平时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证属元阳不足,冲任俱虚,胞宫寒冷而致不易受孕。故当温扶下元,温经活血,散寒暖宫。用张奇文自制正阳种子丹扶阳;补骨脂、巴戟天、炒川断,补助肾阳;酒当归、桂枝、乌药、吴茱萸、小茴香,温经散寒暖宫;白芍、赤芍、炮山甲、坤草活血调经。服药7服后,患者仍怕冷,手脚凉,小腹凉,可见病重药轻,而且患者希望本月受孕。故在二诊改用《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中的六味回阳饮加减,以达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之效。方中重用制黄附子50g,炮姜20g,炙甘草25g,大补元阳、回阳救逆;人参60g,大补元气;上两组药合用达到从扶阳着手,以元气为本目的。酒当归、熟地以补血;加小茴香、紫油桂温经散寒暖宫;补骨脂、仙灵脾补肾阳;灵磁石、生龙牡,重镇降逆,引虚火下行;砂仁、白豆蔻引五脏之气入肾;辽细辛、白芷芳香开窍。诸药合用,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暖宫,药大力宏,阳气回复,气血充,胞宫暖,不久即受孕。张奇文继承了火神派的精髓,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屡起沉疴痼疾,而尤常重用附子,对疑难重症,则能应手取效。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扶阳法 不孕验案 流产史 阳虚症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药之毒,在用不在药 下一篇: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