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治疗病毒性脑炎
西某某,男性,49岁。主因“头晕伴发热6天,反应迟钝4天”于2016年9月22日,经多项急诊化验,由门诊以“颅内感染”收入脑病科。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偶有恶心,体温升高,最高体温40℃,入院前2天,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较前加重,睡眠增多,就诊医院急诊,配合其他检查,当时因服用退烧药,体温38.7℃。因患者持续发热(体温持续40℃以上),家属诉患者反应迟钝较前加重,睡眠增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故患者家属要求给予中医治疗。
2016年9月22日初诊:头晕,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至40℃,服用退烧药可降至正常,随后体温又有上升至39℃以上,头痛,双颞侧胀痛明显,可忍受,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舌质暗红,苔白略有积粉,脉滑数。中医辨证为邪伏膜原证(西医诊为病毒性脑炎),治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利湿之法,方选达原饮加减。方剂如下:草果12克,槟榔10克,厚朴6克,知母10克,黄芩9克,赤芍9克,炙甘草3克,青蒿10克,石菖蒲12克,石膏50克,滑石20克,颗粒剂,6~8小时1次,水冲服。2剂。
2016年9月24日二诊:头晕好转,体温正常,未出现发热,头痛减轻,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舌质暗红,苔白略积粉,脉滑。谨守出诊诊断,治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加减,上方减石膏。方剂如下:草果12克,槟榔10克,厚朴6克,知母10克,黄芩9克,赤芍9克,炙甘草3克,青蒿10克,石菖蒲12克,滑石20克,颗粒剂,每日1剂,水冲服。5剂。
2016年09月29日三诊:偶有头晕,无发热,无头痛,反应迟钝好转,记忆力减退较前好转,舌质暗红,苔白,脉滑略沉。仍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加减。二诊方减滑石,方剂如下:草果12克,槟榔10克,厚朴6克,知母10克,黄芩9克,赤芍9克,炙甘草3克,青蒿10克,石菖蒲12克,颗粒剂,每日1剂,水冲服。20剂。服药后好转出院。
达原饮方出自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的《瘟疫论》一书。原文:“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2~3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以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初诊瘟疫之邪入膜原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见间断发热;瘟疫热毒内侵入里,导致呕恶、头痛、苔白略有积粉等一派秽浊之候。给予达原饮加青蒿,清利少阳湿热;石膏清阳明之热;石菖蒲化浊开窍;滑石淡渗利湿清热,给邪气以出路;二诊至三诊随着舌苔变化逐渐消退,减石膏、滑石等寒凉之品;最后给予涤痰开窍之法收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达原饮 病毒性脑炎 瘟疫论 吴又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治眩晕案经验 下一篇:“作强”乃“作匠”考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